第58章 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1 / 4)

一、七律詩《以周易哲學解析“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一)《七律·周易析孟起與阿瞞》

周易玄妙蘊哲思,孟起興兵雪恨時。

陰陽交戰爭雄霸,動靜相推展異姿。

割須棄袍局中變,命運無常理亦知。

解析紛爭窺天道,三國風雲入史詩。

(二)詮釋:

詩以《周易》的哲學為視角來解析“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這一歷史事件。

“周易玄妙蘊哲思”,強調《周易》的深奧與蘊含的哲理。“孟起興兵雪恨時”,描述了馬超起兵報仇的情景。“陰陽交戰爭雄霸”,指出戰爭中陰陽兩種力量的抗衡與爭鬥。“動靜相推展異姿”,表示在戰爭中動與靜的相互轉化展現出不同的態勢。“割須棄袍局中變”,描繪了曹操割須棄袍這一戲劇性的變化,體現了局勢的複雜性。“命運無常理亦知”,表達了對命運變幻莫測的認識。最後,“解析紛爭窺天道,三國風雲入史詩”,說明透過對這一事件的解析,能窺探到天道的執行規律,而三國的風雲變幻也成為了不朽的史詩。整首詩將《周易》哲學與歷史事件相結合,展現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三)《三國演義》第58回名為“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1. 梗概:

曹操殺了馬騰,與馬超結下不解之仇。馬超在西涼州得知父親與弟弟皆被曹操所害,又收到劉備書信,便與叔父韓遂一同起兵,率領二十萬大軍殺奔長安。

長安郡守鍾繇飛報曹操,同時引軍拒敵,但最終長安被馬超等人攻破。鍾繇退守潼關,曹操命曹洪、徐晃先帶一萬人馬替鍾繇緊守潼關,並約定十日為限。至第九日,曹洪中了馬超的誘敵之計,丟了潼關。

曹操進兵直叩潼關,與馬超對陣。馬超英勇無比,曹軍大敗,曹操在亂軍中被西涼軍追殺。西涼軍大喊“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便脫下紅袍;又喊“長髯者是曹操”,曹操便割掉鬍鬚。最後曹操在曹洪的掩護下逃脫,馬超直追至山坡邊。曹操渡河時,馬超又率軍奇襲,曹操損兵無數,深陷重圍,幸得許褚奮力擋殺和縣令丁斐放牛馬引開西涼兵才得以脫身。

2. 主題:

這一回主要體現了“復仇”與“戰爭的殘酷”的主題。馬超為父報仇,興兵攻曹,展現出強烈的復仇意志。戰爭中曹軍的潰敗以及曹操的狼狽,凸顯出戰爭的慘烈和無情,同時也反映出三國時期各方勢力之間的爭鬥與矛盾。

3. 情節:

馬超起兵:馬超得知父親馬騰被害後,在劉備書信的推動下,與韓遂一同起兵,點齊手下八部軍馬及龐德、馬岱等將領,共起二十萬大兵,殺奔長安而來。

攻破長安:馬超用計圍困長安多日,在龐德的建議下,假裝退軍,誘使長安軍民出城,然後趁機殺回,攻破了長安。

潼關之戰:曹洪鎮守潼關,被西涼兵日夜罵戰,到第九日中了誘敵之計,丟了潼關。曹操親率大軍與馬超在潼關交戰,曹軍大敗。

割須棄袍:曹操在被西涼軍追殺的過程中,為了躲避馬超的追殺,先是脫下紅袍,後又割掉鬍鬚,最後在曹洪的掩護下才逃脫。

河邊脫險:曹操渡河時被馬超奇襲,陷入重圍,許褚奮力保護曹操,縣令丁斐放牛馬引開西涼兵,曹操才得以脫身。

4. 主要人物:

馬超:蜀漢五虎將之一,英勇無敵,為報父仇,毅然起兵攻曹,在戰場上勢不可擋,殺得曹軍丟盔卸甲,讓曹操狼狽不堪。

曹操:一代梟雄,雖有謀略,但在這一回中被馬超打得大敗,割須棄袍,盡顯狼狽,但仍能保持冷靜,想法逃脫。

韓遂:馬騰的叔父,與馬超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