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嘉應、孫義博和門衛大叔的聊天隨著一個滿臉鬍鬚的中年大叔的到來,而結束了。
來到交通工具的面前,嘉應和孫義博都愣住了。這是一輛有拖箱的三輪摩托車,而它看起來也有些年紀了。吳大叔點了三次火,終於點燃了摩托車。
“上車吧?我們要準備出發了。”為了讓這兩個看起來就是城裡的孩子坐的舒服,老吳甚至特地將自己放在值班室,晚上用來加衣服的大棉襖墊在了車底。畢竟都是農家出來的車輛,裡面再怎麼說也有不少的灰土。
孫義博牽著嘉應上了車,他們沒好意思坐在一看就是吳大叔外衣的大棉襖上面,而是從行李裡面拿出了一床毛毯和一張野餐桌布墊上。
吳大叔見狀,也沒有多說什麼。倒是發車的時候說了一句:“傍晚了,山裡涼。路上要是實在冷了,就把大棉襖給裹上。可別冷壞了!衣服都是乾淨的咧。”
由此可見,刁民並非出自窮山惡水。大多數時候,壞的只是人心而不是哪個階層。
一路顛簸,對於嘉應和孫義博,這樣的體驗,真是從來沒有過的。哪怕是曾經生長在陸家的嘉應,也沒有經歷過這樣艱難的路程。如同吳大叔所說,冬天的寒風在摩托三輪車的行駛中,幾乎如同刀子一般割著他們的臉頰。
孫義博將嘉應攬在懷裡,再將大棉襖裹在他們身上,才勉強可以抵禦這麼刺骨的寒風。
第115章
顛簸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 終於在天徹底黑下來之前,到達了塔固鎮。得知他們要去到鎮上最遠的鄉村寧西村, 吳大叔還特意挽留嘉應和孫義博在自己家裡住了一晚。在他們這個位於西南腹地深處的小鄉鎮,是沒有旅館和招待所的。
嘉應和孫義博非常感恩吳大叔, 素昧平生的他卻可以如此熱情的招待他們。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吃到吳大叔的老婆親手擀制的麵條,嘉應和孫義博覺得這是他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飯。
吳大叔家裡在鎮上可以算得上是條件好的家庭了, 因為他在火車站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儘管如此,他們家也只是一座青磚的大瓦房而已。
為了招待城裡來的支教老師, 吳大叔老婆還特意拿出了連他們自己都捨不得蓋的棉被。在這個偏遠的小鎮, 一間寬敞的瓦房之中, 昏黃的白熾燈下, 孫義博緊緊的摟著懷裡的嘉應。因為,實在是太冷了。
“義博, 你有沒有後悔跟我一起出來?”嘉應好奇的抬頭, 看向抱著自己的孫義博。連續兩天的奔波, 他還沒有來得及處理的鬍鬚已經長出來了。
說起來, 嘉應有著音樂創作者的特性。她喜歡體驗不同的人生, 不喜歡當溫室裡面的花朵。倘若不是這麼曲折的人生經歷,她也不可能寫出那些炙手可熱的歌曲。
創作源於靈感,源於對生活的體驗。而那些震撼心靈的發聲,往往來自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傻瓜!我怎麼會後悔?跟你在一起,哪怕是露宿街頭, 我也願意。你想想,等我們老了,還能回憶起這段記憶猶新的日子,不是挺好的嗎?”
在沒有空調,沒有地磚,沒有華麗裝飾的農家瓦房,兩個年輕人的心緊緊相擁。他願意陪她一起做所有她想要做的事,這大概是最動人的表白。
由於他們學校放假比較早,所以,此時的小學生們,還有大半個月才會放寒假。第二天一大早,嘉應和孫義博從睡夢中醒過來。昨天已經聽吳大叔說過了,從這裡到寧西村,沒有客車。所以,吳大叔打算親自送他們過去。
並且,摩托車還不能夠將他們送到寧西村村子裡。他們只能開到山腳下,然後徒步翻越一座大山,才可以到達寧西村。
因為吳大叔和他的妻子執意不收嘉應他們的錢。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