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資格去要求兒媳婦大度。
可憐楊氏生了個女兒後再不能生育,到意難平,而她不打不罵,不虐待庶子庶女們,對待兩位姨娘也寬容有加,如何又能說她對不起什麼人。
“奶奶,三哥哥為什麼從來不參加祭祖?”平珒問道。
“總要留人看家,你三哥哥能幹又穩重,如今他還在宮裡當差,皇上娘娘們也要過清明啊。”老夫人慈愛地說,“珒兒,和你的小侄兒們玩耍去,在奶奶跟前不必立規矩,去吧。”
孱弱的孩子,眼底露出明亮的光芒,再三看著祖母尋求示下,老太太便吆喝身邊能幹的小丫鬟,領著小公子去玩耍。
芮嬤嬤從小廚房過來,為老夫人熬了日常飲用的湯藥,小心翼翼喂下後,說道:“去年的笑話還在眼前,今年不知能不能太平了。”
老太太苦笑:“鬧吧,我如今總想著,有的鬧騰也不見得是壞事,把日子過成了一潭死水,才叫人心慌可怕呢。”
便是一年前,也在清明節,祝家上下舉家來這裡祭祖,三夫人金氏和正院大房的兩位姨娘大打出手。那兩位姨娘都是生了兒女的,並非一般下人奴才,不願輕易被金氏糟踐,因為幾句話扭打起來,鬧得不可開交。
------------
第22章 就想要這麼一個人
最終大夫人楊氏做主,命兩位姨娘給金氏賠不是,又罰她們跪祠堂,只說兩位妾室的不是,沒有尋弟妹的過錯。
可樑子是結下了,這一年來小打小鬧,背後使絆子作弄人,大房和三房不曾和睦過,這不前幾日金氏又衝到清秋閣去,揚言要打死翠珠。
自然不會允許她弄出人命,但大多時候,老夫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家裡人口多,難免起矛盾爭執,她若太較真,只會適得其反。
這會子,平珒已經和兩個小侄兒小侄女玩得高興,可憐他十一歲年紀了,還長得那麼瘦小,雖說先天多病,但楊氏用什麼心思養這個庶子,老太太心裡明鏡似的。
“這家裡的事,也該有人來破除些舊規矩,把那陳年迂腐的做派都打爛了,重新立規矩。”老夫人正色道,“照我的心思,索性把家分了。”
芮嬤嬤說:“這不就是看著小公子的身子骨不大好,這才……”
她不忍往下說,卻招來老夫人面對現實的話,問她:“珒兒若不成,還有鎔兒,這三百年的家業原也不是一脈嫡系單傳下來的,血緣要緊,還是能撐起家業要緊?何況!”
老太太見芮嬤嬤衝她搖頭,深知有些話要藏在心裡,輕輕一嘆:“不指望他們,我活著還有一口氣,只盼給鎔兒找個好人家。”
嬤嬤問:“您這話說的,要把三公子嫁出去不成?”
老夫人笑道:“我這氣喘的,是說要給鎔兒找個好人家的姑娘。”
芮嬤嬤心裡就是惦記著清秋閣,輕聲道:“您看言姑娘如何?”
“你這老東西。”老太太惱道,“怎麼就盯著意兒不放?”
可是話鋒一轉,卻又問:“那日老三家的去清秋閣鬧,扶意怎麼應對來著?”
於是芮嬤嬤又給主子學了一遍,讚歎道:“換做旁人,一定搬出您或是大夫人來壓人,就我們三夫人的脾氣,那清秋閣還不得炸了窩。姑娘小小年紀,哪裡學來這樣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家的小姐們可都不能夠。”
老夫人一個激靈道:“我啊,就想要這麼一個人,來把家裡的事兒都翻一翻,不然照這麼下去,早晚先從裡頭爛出去。”
偏偏家裡找不出這麼一個人物,不論身份地位,還是能力才幹,都不合適。
東苑兩個大小子,還有一個沒娶,老大娶的閔氏是極孝順的孩子,自然也就光聽她婆婆的話,雖是這家裡的長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