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從1983開始》
作者:睡覺會變白
許非
1983年,5月。
北方剛剛褪去寒冷,暑氣初生,陽光下的灰塵混著舊時代的斑駁味道,輕悠悠落在一棵嫩綠的大柳樹上。
柳樹挨著道邊,繁密的枝條罩著後面一棟二層樓的門口,門口掛著兩塊牌子:鞍城曲藝團、鞍城曲藝工作者協會。
樓上是辦公區,樓下是大堂,弦鼓擊板、咿咿呀呀、驚堂拍案的聲音隱隱從裡面傳出。
“馬走懸崖失了一跤,馬上的君子抬頭瞧,見石人石馬還有石丞相,有石豬和石羊呀石頭吊橋,頂天柱望天犼分在了左右……”
禮堂空間寬敞,人群錯落。在東南角,一個年歲頗大的女先生左手持板,右手拿鼓鍵子擊扁鼓,鼓板配合,磕打有聲。
這是西河大鼓《楊家將》的著名選段,叫《潘楊訟》。另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在旁彈著三絃伴奏,跟前坐著四五個徒弟,認認真真的聽著。
而在不遠處的舞臺上,四個穿花衣服的傢伙排演著一出地方戲。舞臺斜下方,則是兩個說快板的男子,旁邊還有幾位藝人對著老書樑子……
書曲說唱,分門別類,但都控制著響動,儘量不打擾到別人。
許非就坐在窗根底下,屁股壓著小馬紮,捧著本《大眾電視》看的津津有味。
今年的。
這年頭從大米到精鹽,從毛巾到電池,從鐵鍋到雨傘,從收音機到箱包,基本買什麼都得用票。
尤其是大件商品,比如腳踏車,首先你得有腳踏車票,然後還得準備工業券。工業券是按工資比例發的,平均每20塊錢配一張券,適用範圍極廣。
這些票有一定的貨幣價值,但並不完全是貨幣,相當於一種購買憑證,還得額外支付現錢。
許非接過券,直奔最近的一家國營商店買了包香菸。
一路聞著回來,在衚衕裡又剛好撞見兩位,一個白淨高挑,正是原主的老爹,許孝文。
另一個身材不高,頭髮梳的一絲不苟,笑起來表情魔性,一張嘴就先飄過一聲極具特色的公鴨嗓子:
“小子,你這從哪兒來啊?”
淵源
鞍城有兩樣東西最為知名:鞍鋼和評書。
五十年代的時候,國家將東北列為重工業基地,鞍鋼更是重中之重,有著十幾萬產業工人,以及相應的工業區和家屬區。
工廠是三班制,也就意味著在任何時段都會有觀眾,且大多具有消費能力。
第一批嗅到商機的,是以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為主的走唱藝人。他們通常以正月初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三個時間為週期更換演出城市,但由於鞍城市場太過火爆,很多京、津、冀的藝人便選擇常駐,又相繼落了戶口。
這些人促成了非官方的曲藝協會,即市曲藝團的前身,並湧現出一大批曲藝名家,其中就包括最廣為人知的單田芳。
當時的單田芳已經頗有名氣,與劉蘭芳、張賀芳並稱三芳。收入高,名頭響,又喜好奢侈品,幾百塊的進口表說買就買,自引得小人眼紅。
這位兄弟真名不說了,在書裡的化名叫王保生,仍然在世。而與之相反的,是以前不太親近的許孝文,在農村對其多加照顧,二人關係漸密。
再到了79年,曲藝團恢復建制,市廣播電臺給三芳先後錄製了《岳飛傳》、《隋唐演義》、《呼楊合兵》,將評書藝術一舉推到了巔峰。
它不是諸多娛樂專案中的一個,是作為絕對核心的存在。
晚上六點半,是電臺的《評書聯播》。每到這時,鋼鐵廠各個廠區,包括正門的大喇叭都在播,走到那兒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