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畏縮縮、猶豫不決,這是為將大忌,楚兄弟是睿智之人,應當能猜到父帥為什麼用他為主將。“
楚靖平見兩個人都看著自己,便說道:”康君立是最早追隨大帥起兵奪取大同軍防禦使的人,他本來有機會做大同軍防禦使的,卻把機會讓給了大帥,跟隨大帥十幾年了,是大帥最信任的幾個親信之一,雖然有些毛病,大帥也能原諒他,此次是主張支援李罕之最強烈的人,所以才會讓他做主將,而周德威刺史是反對支援李罕之的,當然不會讓他做主將。“
二李聽了恍然大悟,李存孝感嘆道:”楚兄弟果然是睿智之人,其才能不亞於周刺史,卻在軍中做個身份低微的軍醫,真是浪費人才啊!“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註定是充滿紛爭的一年,西面的李昌符之亂才剛剛消停,東面的魏博鎮也開始新一輪的內鬥,魏博鎮本是河北三鎮之一,早在安史之亂以後就基本不聽唐朝皇帝的命令,屬於是最早期的割據藩鎮之一,因此內亂不斷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早在前一年,魏博節度使樂彥禎及其子樂從訓在自己的地盤作惡多端,隨意打罵侮辱部下,激起了魏博牙兵、牙將的聚眾反抗,樂彥禎鎮壓失敗反被抓了起來,牙將羅弘信被推選為首領,做了節度留後,逃出來的樂從訓急忙派人去向朱溫求援,朱溫正好派到魏博買糧的使者被人殺死,就以此為藉口派朱珍帶兵支援樂從訓攻打魏博,汴州軍剛剛戰勝秦宗權,士氣正盛,羅弘信眼見就要抵擋不住,而就在這時,河陽方向的一個變故反而扭轉了魏博鎮之戰的戰局。
這個時期佔領河陽、洛陽之地的有兩人,分別是張全義和李罕之,二人原本都是黃巢起義時混出名頭的,黃巢敗亡之後,二人果斷降唐。又成為河陽節度使諸葛爽的部下,諸葛爽死後,二人控制了諸葛爽的部分地盤,並結為兄弟和同盟,秦宗權強大的時候,河陽一度被秦宗權所奪,二人被迫依附於李克用,朱溫的軍隊重創秦宗權後,張、李二人乘機奪回河陽與洛陽,重新壯大自身力量,但二人之間的矛盾,也在潛移默化的不斷加深。張全義雖然是個造反者,但他並不是個武夫,此人善於治民,精通農桑之事,在錢糧上計算的井井有條,尤其是治理戰後的洛陽,在他的治理下,召回了許多流散的百姓,恢復了農業生產,是個晚唐時期難得一見的民政人才。而李罕之則完全相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打仗時英勇奮戰、不畏生死,手下還有猛將符存審、楊師厚等人,但他不事生產,濫殺無辜、打家劫舍,屠殺平民更是習以為常。李罕之其實看不起張全義,常常挖苦他是個田間老翁,而張全義似乎並不在意他的看法。
但李罕之雖然嘲諷張全義的農事工作,但自己卻常常因為錢糧不足,派人找張全義借糧食、錢帛,一次兩次倒好,但李罕之有了錢糧就揮霍浪費,用完了再借,河南的官員有時不能滿足李罕之,竟被李罕之派人用刑具懲罰,這一系列的事也逐漸招致張全義的不滿。
李罕之其實也知道河陽和洛陽的糧食不多,於是在文德元年一月率軍隊攻打河中的絳州,此時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已被殺,節度使被他的兄弟王重盈消滅叛軍後接任,正當河陽和河中激戰之際,王重盈派人聯絡了張全義,對他曉以利害,挑撥他和李罕之之間的關係,張全義此時已經與李罕之積怨頗深,親率軍隊乘機襲擊了河陽,李罕之雖然看不起張全義,卻未對他設防,結果河陽被張全義輕鬆拿下,並派軍隊伏擊了李罕之回援部隊,李罕之不敵,氣急敗壞之際只好去投奔李克用。
在李克用帳下,李罕之對李克用道:“李大帥,張全義那個畜生背信棄義,把兄弟情義全然拋在腦後,不僅不借糧食,還派軍隊斷了我的後路,簡直是個十足十的小人,望大人派兵協助我奪回河陽,事成之後,河陽、洛陽之地的錢糧我會盡數獻與李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