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這一立,盡顯功力!她頸部微微發力,肌肉緊繃又恰到好處,宛如繃緊的弓弦,長竿就像是在她額頭生根發芽一般,紋絲不動,恰似定海神針穩穩佇立在汪洋大海之中。這其中的平衡技巧堪稱絕妙,多一分則傾,少一分則晃,而王大娘就像找到了那精準的平衡點,讓長竿與自身融為一體,如同拼圖找到了最後一塊,完美契合。再看那長竿頂端,裝有一個精巧的橫木,橫木之上,竟有一座巧奪天工的木山,宛如仙境一般,雲霧繚繞,神秘莫測,那是孩子們即將踏上的夢幻之島。
這時,那三名年僅五歲的小女孩,就像三隻靈動輕盈的小燕子,依次順著竿子,輕盈地朝著橫木上的仙山攀爬而去。王大娘在下方,透過細微調整身體姿態來保持長竿的穩定,她的雙腳如同紮在舞臺上的深深鐵樁,穩如磐石,隨著孩子們的攀爬,她時而微微屈膝緩衝,如同獵豹捕食前的蓄勢,時而腰部輕扭調整平衡,那動作像隨風擺動的柳枝般輕柔又精準,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如同精密的鐘表齒輪運轉。小女孩們的攀爬動作一氣呵成,流暢自然,彷彿與這長竿融為了一體,這得益於王大娘對長竿的完美把控,她就像一位偉大的指揮家,讓每個音符都恰到好處。待她們登上橫木仙山後,一場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就此展開。小女孩們在橫木上如同自由翱翔在天空的飛鳥,又似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騰翻挪滾,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靈動之美,每一個姿態都像是一幅色彩斑斕、精美的畫卷。而這一切的基礎,是王大娘那穩如泰山的長竿支撐,她就像一座沉默的巨山,承載著這一切,那力量彷彿超越了凡人的極限,如同神話中的巨人撐起了整個世界。
王大娘,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卻展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她就像一座沉默的巨山,承載著這一切,那力量彷彿超越了凡人的極限。她的這一幕表演,不僅是對技藝的完美詮釋,更是對女性力量的偉大讚歌。這驚天地、泣鬼神的才藝,如同一記重錘,狠狠撞擊著每一個人的心靈,讓我們深深為之震撼,彷彿靈魂都受到了洗禮。她的表演,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流星,不僅贏得了觀眾如雷般的喝彩,歡呼聲、掌聲交織在一起,更成為了這場百戲表演中最璀璨奪目的明珠。
孩子略加思索後作了一首《王大娘頂竿戲孩兒》詩句:
長竿百尺聳雲霄,王姥擎之似弄潮。
岌岌孤危風裡顫,翩翩幼小孩童嬌。
身如弱柳承千險,心比磐巖穩一毫。
觀者皆呼驚且嘆,奇情險韻在今朝。
這首詩首聯寫長竿之高和王大娘掌控長竿的姿態,如同弄潮般驚險。頷聯具體描述竿高且在風中搖晃的危險狀態以及孩童的天真嬌弱。頸聯體現王大娘看似柔弱卻穩如磐石。尾聯寫觀眾的驚歎,強調這場表演的驚險奇特。詩中讚美了頂杆的精彩表演,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都十分讚賞,並賜給他一件象牙手板和黃紋袍。從此,這個名叫劉晏的孩子名聲大作,成年後在朝中擔任財務要職,經歷過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代,最顯赫時位及宰相。
長竿,又稱為尋橦,這可是一項凝聚了無數智慧與汗水的技藝,它像是由無數顆璀璨寶石鑲嵌而成的華麗王冠,由頂竿、竿技、爬杆、戴竿等精妙環節組成,每一環都似一座高聳入雲、等待著勇者攀登的藝術高峰,那是技藝與勇氣交織的神秘之境。王大娘長竿表演,那高超的技藝,猶如鶴立雞群,帶給場內場外觀眾無與倫比的視覺衝擊和驚喜。
接下來,舞臺上的精彩節目如洶湧澎湃的浪潮般,一波接一波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先看那屢索之技,藝人在兩根柱子間繫上一根繩子,那繩子便宛如連線天地的神索。表演者在其上施展出各種令人咋舌的動作,這唐代長安的走索可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雜技,難度之大,簡直如攀登天之雲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