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兒查了一個月了,不知道查到一些東西沒有。”
徽宗一邊等著趙楷,心裡一邊七上八下地打鼓。
他覺得時候向蔡京開刀了,蔡京這位非常擅長見風使舵,又非常能處理具體事務的臣子是他一直以來實現自己想法的最得力助手,但是現在這位助手的很多做法讓他討厭。
想當年宋哲宗剛即位的時候保守派老大司馬光掌權,恢復差役法,限期五天,臣僚們都擔心太急迫不能完成,只有蔡京如約,使其轄區全部改僱役為差役,沒一人違反。他到政事堂向司馬光彙報,司馬光高興地說:“若人人奉法如君,有什麼行不通!”
此時蔡京是位堅定的保守派,而且是一位執行事務很快的保守派。
宋哲宗也是位人才,他上位的時候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 。高氏起用司馬光等,恢復舊法,史稱“元佑更化”。
送哲宗此時表現得非常聽話,也是一位堅定的保守派。
但是等到高氏一死,宋哲宗想起了他父親宋神宗的諄諄教誨和良苦用心,於是立即打壓保守派改用新法。
有人說北宋亡於宋神宗和王安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激進的改革就是從王安石時代開始的,但是很多官員不配合,不執行新法。
怎麼辦呢?
辦法很簡單,就是引入新的一批官員,設立新的一批官職來監督來執行,於是宋朝的冗官變得更加冗。
到宋徽宗在位的第二十個年頭,宣和年間的官員數量比他的爺爺宋仁宗時期擴大了3倍,本來新法是要減輕政府財政的壓力的,結果現在壓力卻比之前更大。
最重要的是,從宋神宗和王安石變法開始,朝堂上爭論,官員賞罰不再以具體事務下結論,而是看你是保守派還是新法派,就這樣新舊兩黨來回爭執,朝堂上是烏煙瘴氣,大家都是隻想著自己的山頭,而不是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
新舊兩黨也都會做出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這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山頭帶來更穩定的政治前途為出發點去做的。
宋哲宗改用新黨以後,蔡京又立即堅定地支援新黨,當時新黨老大章惇又改變役法,設機構討論,長時間不能決策。蔡京對章惇說:“按熙寧役法實行,還有什麼可議論的?”章惇同意,於是決定採用僱役法。
你看,在老大下不了決定的時候,蔡京是如此的堅決果斷,直接問老大:“還有什麼可以討論的。”
眾所周知宋徽宗是位昏君但是他確實不是庸君,他聰明得很。
宋徽宗能即位全都是憑藉向太后的堅持,向太后是堅定的保守派,於是宋徽宗剛上臺的時候表現得想緩和兩黨之間的關係,並且取年號:“建中靖國”,意思就是要居中調停。
可是向太后一死,宋徽宗就跟他哥哥宋哲宗一樣,立即堅決倒向新黨。
向太后是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去世的,宋徽宗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想辦法在全國推行新法了,等到十二月已結束,他立即改年號為“崇寧”,明確宣示放棄調和政策,改為崇法熙寧變法。
王安石開始頒佈新法是宋神宗時候的熙寧二年開始的,他改國號為“崇寧”,就是崇尚變法的意思。
按照劇情發展,蔡京這個時候又要變為堅定的改革派了。
但是劇本沒有按照他預想的發展,因為宋徽宗起初沒給他機會。宋徽宗主政開始便大肆罷黜舊黨官員,直接讓蔡京去杭州了,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但是蔡京就是蔡京,他除了兩邊倒的本事厲害以外,他的情商和書畫功夫也是一絕。
童貫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吳訪求名家書畫、各種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幾個月,蔡京極力巴結他,日夜陪伴他,凡是蔡京畫的屏幛、扇帶等物,童貫每天都送到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