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忠不成?再說了,你怨我幹嘛?可不是我砍了你。”
徐盛這下才記起來了,是孫權砍了他,而不是眼前這個陸議,只是他仍認為是陸議造成的:“雖是二公子砍傷了我,但若不是你挑撥離間,他又豈會傷我?”
“徐盛,我可沒有挑撥離間,我只是說,你們去婁縣可沒船逃跑,那是因為我早就讓人控制了你準備的船,何曾挑撥你與孫權之間的關係?明明是那孫權生性多疑,想必早就懷疑你圖謀不詭,一聽說婁縣海邊沒船,便懷疑你設計害他,這與我何干?”
徐盛一聽這話,突然想到,在吳城時孫權責備他自作主張之事和朱然沒有來一事,越發覺得孫權早對他有疑心,心裡頓時有種憤恨的感覺。
陸議年紀雖輕,眼光卻很毒辣,他早就看出來了。徐盛被孫策委以重任,只是一時受到激勵,感到自己受到很大的信任,就想回報孫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忠誠。如果這種激勵持續下去,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變成忠誠。如果不能持續,可能很快就會被瓦解。如今,他就是在瓦解孫策對徐盛的激勵。
“你乃勇將,又非江東之人,今孫策敗亡,若你仍為其效忠,恐怕前程堪憂,你當為你自己著想。揚州牧年輕有為,又是仁義之主,若你投他,必能創一番功業。”
徐盛心中一動,可是,他終究為孫策效過力,劉敬怎麼可能會輕易接受他呢?
陸議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接著說:“待揚州牧入吳郡後,我亦會向揚州牧投效,屆時我再向揚州牧舉薦於你,如此你就不用憂慮了。”
“莫非你早已與揚州牧暗通款曲?”這是徐盛第二次問這個問題了。
“非也,當年孫策攻舒城時,揚州牧提前知道訊息,曾告知我從祖父,可惜從祖父不聽,只是讓人把我和叔父等幾個小輩送回吳城,若非揚州牧,我陸家恐怕已經被滅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