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以明仁殿為名。
該紙平滑勻細,纖維甚少,可逐層揭開3-4張,每張均可用,是乾隆時期內庫藏品,造價極高昂,只供皇室專用。在21世紀,此紙仍有收藏於故宮博物館中。
自從上次劉敬話中鼓勵左伯要創新後,左伯也是自己鼓弄一番,他製出一種厚紙,用來製成雨傘,正好他又弄到了一批罌子桐,用來榨油,塗於雨傘之上,製成了油傘。
只可惜,劉敬兩年前種的罌子桐還沒到結果期,再加上桐油榨取工藝太粗糙,能得到的桐油也不多,左伯只做了兩百把。劉敬可高興了,這也是創新。他把這些油傘作為官員福利,發給手下之人。這玩意稀罕得很,可沒人真用來遮陽擋雨,而是放在家裡珍藏起來。
徐整掌管教化,豫章書院有孔融、阮瑀等人坐鎮,也吸引了一些外來的學子前來就讀,如今書院學生已達兩百人了。皖城的書院也開始招募學子,劉馥在合肥時,也效仿皖城,打算在合肥也建個書院。
蒙學也得到發展,南昌的蒙學已發展到二十多間,有四五百人上蒙學。如今徐整還打算在每個縣也建五所蒙學,不過,劉敬卻感到為難。
教育是長期投資,要多年以後才會回報,他也沒那麼多錢。最後,他只同意每個縣建兩所蒙學,其餘超出部分,由各縣自己籌資興建。
至於醫學院,第一批學子正在做著結業的準備。劉敬早有安排,第一批學子至少有一半人會進入軍中。其餘挑選一些人留於學院中,做好擴大招生的準備。另一些就留在南昌,為百姓治病。黃敘也在摩拳擦掌,準備種植各類藥草,為以後的大漢醫藥廠提供藥材。
諸事皆有安排,劉敬反而清閒,他的大多數時間,都用來陪伴家人。
……
建安五年(200年)如期而至。剛過大年不久,劉敬幾個調令,把黃忠,劉曄、甘寧、呂蒙等幾個將領從皖城和沙羨調到南昌來。他遲早會進兵荊州,在出兵之前,他自然也需問計這一仗該怎麼打,做好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