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陣裡面後,孫策仍是憤憤不平:“那劉敬真是狡猾之輩,不過他那邊手下倒是厲害,今日我一定會破其軍,將他們俘虜,讓其歸順於我。”
周瑜想了一下:“伯符,今日交戰,恐怕對我不利呀!”
“哦,此話怎麼講?”
“剛才鬥將,到劉敬叫停為止,雙方共鬥了四場,其中三場未分勝負,只是義公確實敗在那甘寧手下,受了點傷,我軍士氣受挫,冒然發動攻擊,恐對我軍不利。”
周瑜以士氣受挫為由,勸阻孫策發動進攻,實則是因為他感覺到孫策心中有了怒意,不利於進攻。當然,鬥將不利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孫策對周瑜的一向言聽計從,他又想了一下,覺得周瑜說得有理,便強忍怒氣,下令收兵回營。
劉敬等了一會兒,看到敵軍撤回營裡面去了,也是氣惱。今日他處心積慮激怒孫策,看來是白廢了。若是讓他攻孫策大營,他也不願意。時機不對,草率攻營,勢必損失慘重。
想到這裡,劉敬也只好率軍撤回城中。魯肅從城頭上下來:“太守,孫策離開時,臉上怒意明顯,竟沒有主動進攻,是有些奇怪。”
劉敬感慨一番:“孫策悍勇而好名,狂妄而自大,缺點明顯,今日我有意激怒於他,使他失了方寸……我想應該是周瑜勸住了他。孫策與周瑜,兩人性情互補,倒是一對好搭檔。”
“那明日?”
“子敬以為明日該如何對戰?”
“太守激怒孫策,本可今天一戰,可被周瑜識破。明日再戰,孫策必定已收其戾氣,恐怕又是另一番情形了,如此一來,我軍就不再佔據優勢。”
“既然已失去良機,以我之意,明日還是避戰不出!一則孫策此次突襲而來,到目前為止,他沒有得到什麼,突襲已是毫無意義,太守歸來,孫策也已無勝算。”
“二則,孫策後方不穩,需防劉繇,不敢久攻南昌,如果奪南昌無望,他必不願意再浪費兵力攻打南昌,而是會選擇撤兵。我軍只需堅守,我相信孫策很快就會撤兵。”
劉敬沒有馬上回話,而是低下頭沉吟一番。一會兒之後,他才開了口:“明日,如若孫策求戰,我還是決定一戰。”
“太守,這是為何?”雖然魯肅的意見被劉敬當場否定,但他已經習慣了劉敬獨特的思維。因此他並沒有不高興,而是主動詢問原因。
“豫章之地,地大而人稀,想要發展壯大,十分困難,我錢糧充足,大軍招募士兵數月,仍兵力不足萬,若是在廬江、丹陽等地,恐怕早就有一萬多甚至近兩萬兵力了。”
“若不能招募足夠計程車兵,我大軍難以攻略其他地方,則被長期被困於豫章。既然士兵兵力不足,則我軍需走精兵之路,即把我們計程車兵訓練成精兵,以少數兵力,仍能攻破敵軍。”
“若要訓練精兵,並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會訓精兵之將,以往我對訓兵聽之任之,看來是我錯了。另一方面是需要不斷地戰鬥,才能讓軍隊越來越精銳。孫策的軍隊也算不錯,明日正面交鋒,也算是一場訓兵吧!”
打造精兵的措施有很多,劉敬顯然不想過於糾結這個問題,只是簡略地提了一下。
“這……若只是為了鍛鍊士兵,讓其參加大戰,恐怕不妥吧?”魯肅已經說得很委婉了。顯然他認為能戰就不戰,只是單純地為訓兵,而犧牲士兵的性命,這未免太殘忍了。
“我的理由當然不僅於此。孫策此人,欺軟怕硬,倘若他就這麼退兵了,他損失不大,下次有機會,一定還會來犯,我不能天天防他。若是明日一戰,我能重創於他,即便是敗了,也會讓他有所忌憚,下次他就不敢輕易冒犯我豫章。”
魯肅點了點頭,這個理由他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