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軍北上,儘快消滅袁紹,否則必然半途而廢,後患無窮。”
“只怕難如司空所願。”荀攸回了一句:“如仲德所言,若劉敬乘我軍北上許都空虛之時,驟然襲擊許都,司空又該如何?劉敬是我軍之敵,豈能全信他?”
“司空若擔心北上時,劉敬突襲許都,其實並不難。”程昱是智者,顯然也想過這個問題:“劉敬此人,有仁德之心,今他主動修好,當不會隨意毀約,司空不如將此事上奏於朝廷,在朝堂上商議此事,如此朝中之臣則為見證人,若劉敬真敢大軍北上,則等於違背其承諾,必為他人所唾棄,其名聲不再。”
“當然,司空也不能沒有防範。若劉敬大軍北上,有三個方向,一是南陽方向,司空大軍已駐守樊城,阻敵過河即可。二是汝南方向,司空可抽調兵力,增兵汝南,防守劉敬從淮南或江夏進軍汝南。”
“三是徐州方向,司空此前讓臧霸率軍進軍青州北海,牽制袁紹長子袁譚之兵,今袁紹大敗,袁譚亦不敢動,臧霸的軍隊駐留青州,作用已不大,還不如將其撤回徐州,拱衛徐州,徐州防線亦牢固。”
曹操沉吟一番,越想越覺得程昱的建議有理。其實,在程昱的話裡,最打動他的是,如果不及時北上,很有可能會造成各路諸侯動搖。那些原本依附於他的諸侯就會蠢蠢欲動,揹他而去,例如張燕、閻柔、馬騰等。
然而,曹操並沒有馬上拿主意,他把眼光投向郭嘉:“奉孝,你怎麼看?”
“劉敬此人,野心勃勃,如我所料不差的話,他既然來此,主動提出與司空修好,則必是在短期內不會大軍北上。”
郭嘉如此篤定,讓曹操也感到奇怪:“哦,此意何解?”
“劉敬佔據荊州,與袁紹對我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於他而言,最有利的做法應該是與袁紹聯合,來夾擊我軍,但他卻來找司空,表達修好之意。如我所料不差,並不是他不找袁紹,而是他和袁紹沒有談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