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王舜臣神臂擅射,關大刀噤聲不言(1 / 4)

小說:水滸之英雄出世 作者:太玄嶽

“灑家對付這些鐵殼王八倒是簡單,一禪杖一個,可惜不是人人都和灑家一樣,要是這次能勸說動我那小王賢弟就好了……”

對於“花和尚”魯智深來說,鐵浮屠騎兵和正常的騎兵沒有兩樣,以他的力氣,別管是啥盔甲,一禪杖下去,這盔甲裡面的人也就都報銷了。

“小王將軍乃是老種經略相公愛將,不肯捨棄老種經略相公知遇之恩,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青面獸”楊志話語的字裡行間,也透露著對於這位小王將軍的惋惜,看來這人在種家軍裡面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種家軍是洛陽種世衡所建,是北宋西北的屏障,在老牌開國元勳呼楊高鄭幾大將門都紛紛凋零了之後,只有西軍異軍突起,狄家將傳的不長,三代而終,還得靠狄泉挑大樑,現在西軍的中堅力量還是折種劉姚四家,其中種家軍是最出人才的。

在《水滸傳》原著提到種家軍人物就不少,王進是要去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魯智深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還有提到渭州小種經略相公。不過,書中也僅限於此,但能讓魯智深這樣的好漢在帳下當軍官引以為榮就能看出種家軍的厲害了。

種家軍並沒有演義評書,只是在其他評書話本里面留下過隻言片語罷了,他們走進了史書,因此少有人知,只是,種家軍的功績卻是無比顯赫的。

種家軍第一代是種世衡,他與狄青齊名,曾計除西夏大將野利剛浪稜、野利遇乞兄弟;第二代是種世衡的八個兒子種詁、種診、種諮、種詠、種諤、種所、種記、種誼,他們兄弟全部在軍中,為國而戰,為民而戰;第三代主要以种師道、种師中、種樸為主,在那鐵馬金戈的數百年間,種家兒郎抗西夏,抗金,抗吐蕃,數十人戰死沙場,種家軍更是無數人染血西北的黃沙。

時至今日朝廷裡面的第一名將,還是老種經略相公,穩坐釣魚臺。

而這位小王將軍,也是當年魯智深在西軍之中的至交好友,“北宋加特林”——王舜臣。

“什麼王將軍?魯提轄細說說!”

關勝來了興趣,連連詢問起來。

“咳咳咳,話說灑家那位小王兄弟……”

魯智深還清了清嗓子,煞有介事的開始了講述。

王舜臣,如今的北宋蘭州知州,後累功至知鄜州、崇儀使、成州刺史、權知蘭州,當年隨種樸征討西夏,王舜臣善射,以弓卦臂,箭無虛發。

據《宋史·種世衡傳》記載,在北宋徽宗年間,有一次,宋軍與反叛的羌族部落作戰,一開始作戰不利,甚至連主帥都遇伏戰死。

按照宋朝西軍的戰鬥力,面對那種情況,也是隻能退後,而不能向前,情況非常危急,當時敗退的宋軍被敵人圍追堵截,在狹窄的關隘前擠成一團,所謂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主將戰死,兵敗如山倒,不出意外的話,這支部隊即將陷入潰敗和覆滅。

就在這個危機時刻,有一個叫王舜臣的軍官站了出來。他就拿著弓獨自站在那裡,等待敵人進入射程。

羌人衝在最前面的,是羌酋長手下七個最驍勇兇悍的騎兵先鋒,王舜臣認為,不打掉這支先鋒,宋軍必定在低迷計程車氣下土崩瓦解。

於是他當眾宣言說:“我要在最前面的騎兵眉間插花。”

這句話也是給這幾個羌人的最後警告!

結果這七個敵騎還在衝,於是王舜臣發了三箭,三個敵騎落馬而死,近距離發射,而且都是臉上中箭。

這弓箭技術和其膽魄也是非比尋常,騎兵衝鋒,瞬息而至,在放敵人到達非常近的情況下,還有膽量連發三箭,箭箭射面,一擊斃命,其箭術和膽魄當屬天下一流!

這三箭下去,那效果是不亞於當年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剩下四個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