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角兒,只這一點,就讓學生趨之若鶩,甚至放棄去作為影戲中心的滬上了。
這其中,同樣是紀霜雨主持的導演系招到的人最少,一則是基數本就不大,大多數人也會選擇舞美之類聽起來更實用的專業。二則紀霜雨出的筆試題目很多人答不上來。
紀霜雨出的題也不能說難,主要只是考較國內歷史、市場、技術,幾道附加題才考得比較深、廣……也只是比較。但因為大家沒接受過這方面系統教育,都拼各人了。
最後抵達面試環節只有二三十人,讓大家驚訝的是,裡面還包括了滬上一位頗有名氣的導演王和笙。
他原本都被滬上影戲學校聘請為教師了,居然和老闆打了聲招呼,就跑京城來報名了!
就紀霜雨看,王和笙是具有相當水準的,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他的作品也體現出了很高的藝術性——也是現在很多優秀華夏導演的共通點,有思想,但是沒地方學最新技巧,還在自己摸索。
紀霜雨立刻要求把王和笙提上來做教師,這樣他也不算孤軍奮戰了,現在整個影戲專業就他一個教師……
王和笙直呼自己是來上課的,怎麼叫他當老師。
紀霜雨好說歹說,表示做老師還是可以聽課,王和笙才答應了。
而面試再篩一次,就只剩十個了,這十個,應該細分戲曲、話劇、影戲方向的,不過第一屆中多數是影戲方向的,其次新劇,戲曲最少。
這些人裡,大多數對導演一職有基礎的概念,甚至從業經驗,就如王和笙。雖然人數少,但可以說是精華了。
他們以往無處學習,在得到這樣一個學習環境後,成長是很驚人的。
未來數十年中,華夏戲劇大學為文藝界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這些人活躍在影視戲劇各界,不乏在世界劇壇也赫赫有名者。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也都從這間學校起始。
包括王和笙,也時常戲稱自己既是教師,也算第一屆學生。
兩月後,已是夏末,一切瑣事準備停當,華夏戲劇大學第一屆也要正式開學了。
學生們在開學前幾天便揹著行囊陸續抵達京城,入住校舍,也在這裡見到了許多以往只在報紙、舞臺上看到的教師。這裡環境之好,也出乎大家意料了。
因為紀霜雨的建議,雖然外表是古色古香的建築,但內裡設施佈置得非常人性化,甚至通了自來水。宿舍也是上床下桌,食堂還聘請了幾個菜系的大師傅,務必讓學生吃飽吃好。
看著剛開學,為了拉近同學們之間的關係,紀霜雨還建議他們出些節目,開學典禮上演出。合作交流,就是熟悉的開始了。
到了開學典禮那日,眾多社會名流受邀前來參加,鄒暮雲也親到場致辭。
紀霜雨也作為副校長上臺發了言,他分別勉勵了各個院系的學生,最後說到導演系:“我們人數最少的,導演系。”
十個人,被其他學生包圍,人數確實是少得可憐。
“很多人可能對導演這個專業,望而卻步。其實,導演者,稱呼雖新,但早已存在。我知道有的戲界名角,上臺能演,下臺可以排戲編唱腔場面,這也算導演功能呀。
“所以說,坐在旁邊的演員裡,可能還藏著許多我們未來的同行,歡迎你們多來聽導演系的課,挖掘自己的潛力,說不定畢業時這屆人數能翻倍。”
聽紀霜雨這麼說,同學們都一齊樂了起來。
“影戲導演可能是最孤獨的,因為你們感覺和其他同學不太一樣是吧?我上來前聽到有人在說,就你們的課全都是新的,看了都頭暈。
“其實不必擔心,影戲中的蒙太奇理論,很多人看著陌生,或是半懂不懂。蒙太奇原本是建築用詞,在影戲中,指的是把分切鏡頭組合起來。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