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押司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四濺,那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嚎聲迴盪在整個縣衙大堂之中,令人毛骨悚然。
他面色慘白如紙,渾身顫抖不已,口中不停地苦苦求饒:“將軍饒命啊!我再也不敢啦!”
然而,李逵卻不為所動,直到王押司幾乎昏厥過去,他才終於大手一揮,讓手下的人停止了毆打。
此時的大堂內一片寂靜,沒有人敢站出來指控王員外。
李逵眉頭緊皺,心中暗罵這些人的膽小怕事,但面對如此局面,他也是無計可施。
無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將王押司放開,然後轉身走向王員外和他的兒子,一聲怒喝:“來人吶,把這兩個惡賊給俺收監!”
隨著李逵的命令下達,幾個差役立刻上前,將王員外父子二人五花大綁起來,拖向了牢房。而其他與此事無關的人員,則在李逵的示意下放行了。
百姓們見這場好戲已經落幕,便紛紛搖頭嘆息著離開了縣衙大堂。原本熱鬧非凡的地方瞬間變得冷冷清清。
趙桓等人也緩緩走出了縣衙,不過他們並沒有就此遠去。
經過一番商議後,他們決定在這條街道上尋找一家客棧暫時住下。
因為趙桓心裡非常明白,這王家在精堂縣可是名門望族,勢力龐大,掌控著眾多的產業。
有著這樣雄厚的實力作為後盾,王家絕對不可能不幹些傷天害理之事。
正所謂“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門閥”,這些世家門閥猶如一個個深藏不露的毒瘤,貪婪地吞噬著王朝的根基和血脈。
對於它們來說,王朝的興衰榮辱與自身並無太大關係。只要還有利益可圖,它們就會不擇手段地去獲取;
而一旦某個王朝失去了利用價值,無法再滿足它們的慾望時,也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即將走向覆滅。這種現象從古至今屢見不鮮,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在這個封建王朝統治下的時代,儘管存在諸多弊端,但卻又實在無法離開那些地方勢力。
原因無他,只因那至高無上的皇權難以延伸至鄉村基層,底層百姓所應繳納的賦稅等事務仍需依賴於這些地方勢力去操辦收繳。
若要徹底改變這種現狀,唯有設立村級官員並廣泛開啟民眾智慧才行。只可惜,目前而言這些措施都還遙不可及。
唯有當趙桓手中的權力攀至頂峰,其威望亦能高聳入雲之時,方才有足夠的實力與底氣去變革現有的社會制度。
否則,任何輕率冒進之舉都極有可能遭致猛烈的反擊,從而落得個粉身碎骨、萬劫不復的悽慘下場。
就在隨後的數日時光裡,李逵親率一眾手下不辭辛勞地逐門逐戶去搜羅王員外的種種罪行劣跡。
然而,大部分鄉民或是秉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般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或是因生性膽小怯懦而畏首畏尾,根本不敢輕易開口胡言亂語。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不懈努力之後,李逵最終還是成功尋覓到了幾位甘願挺身而出為之作證的正義之士。
與此同時,王家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他們四處奔走託人情找關係以求大事化小;
另一方面,則在暗地裡悄悄招兵買馬、蓄積力量以備不時之需,做好應對最糟糕局面的萬全準備。
在王家眾人心中,想法其實頗為單純直接——大不了就效仿那王慶一般揭竿而起。
然而,這兩撥勢力暗中所策劃的一切行動都沒能逃脫趙桓那敏銳的目光。
要知道,他旗下統領的情報司可不是吃素的,其成員皆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各方的風吹草動盡收眼底,對各種局勢和動態更是瞭然於胸。
趙桓深知此事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