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嘿嘿笑道,“我年輕,醒酒快。”
“倒也是。”張一謀點點頭,開始認真看周彥的劇本。
片子很短,又沒有臺詞,所以劇本就更短了,大多都是些動作描寫,稍微營造了一點神秘感和緊張感,但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直到最後一段的反轉出現,這個劇本才算有點意思。
“片尾的反轉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設計。”張一謀笑著點評,“這有點無限迴圈的意思了。”
緊接著他又開始翻看周彥畫的分鏡頭。
周彥的畫工一般,分鏡頭挺粗糙的,而且用了很多文字進行註釋。
但是再粗糙,也要比劇本生動一些。
在周彥的分鏡頭裡面,神秘感跟緊張感瞬間提升了幾個檔次,特別是分鏡稿上的一些細節,是劇本上沒有體現的。
分鏡稿的結尾設計比劇本看起來也更有意思,劇本里面只寫了一個長相跟男人一樣的巨人出現在後面,狠狠地將皮鞋砸下來。
但是在分鏡稿裡面,能看到巨人跟“中人”的劇烈對比,還有最後一個鏡頭裡面,皮鞋佔據了半幅畫面。
看完分鏡稿,張一謀再次給了評價,“非常不錯的一個短片故事。”
雖然周彥的分鏡稿有很多瑕疵,不少鏡頭的角度都找的不是特別好,一些細節也差了點,比如說男人看牆上的鐘,周彥的稿子裡面,男人站在畫面中間,鍾卻很小,這就突出不了鍾這個元素。
但即便是有這些小瑕疵,張一謀也要誇一句,這個短片挺不錯,按照這些分鏡頭拍出來,就已經沒有大問題了。
看了看劇本,又看了看周彥,張一謀不禁感慨,周彥在畫面上的感覺並沒有什麼突出的,但是周彥的敘事能力很強,不論是劇本還是分鏡稿,都能從中看出周彥的敘事結構很完整、很嫻熟。
張一謀又看了眼熟睡的侯嘯賢,壓低了聲音說道,“你找侯導,是不是想要把這個片子拍出來。”
被猜中了心思,周彥一點也沒覺得不好意思,他笑著點頭,“我是想借片場的攝影機,把電影給拍出來,不然以後我恐怕一時半會都沒有機會拍了。”
張一謀搖搖頭,“難。”
聽到張一謀說難,周彥問道,“張導你是說藉機器難?”
“不是,藉機器有什麼難的,我都可以做主,膠片也沒問題,反正你用的不會很多。但你以為拍電影只要有攝影機跟膠片就行了麼?可沒那麼簡單。”
周彥虛心道,“請張導賜教。”
張一謀擺擺手,“賜教談不上,跟你聊點電影製作的事情。電影的拍攝你可以說是全程跟過來的,所以還比較瞭解,但是前期的籌備跟後期的製作你卻沒有參與。你的這部短片,前期籌備沒什麼,正如你想的,準備一臺攝影機,一個演員,一點普通道具,甚至不要攝影師都可以。但是後期的製作卻是避免不了的,片子拍出來,很快要送去沖洗、剪輯、複製,這個過程不僅僅要錢,而且費時費力。”
周彥點點頭,後期這一塊他確實不太懂。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邊拍邊剪的,之前片場有一個小黑屋,專門用來剪輯的,不過那個小黑屋一般人不給進去,只有張一謀跟趙飛他們可以進去。
剪輯師杜媛帶著裝置跟組跟了兩個多月,前段時間才回去的,片場的裝置也跟著回去了。
周彥沒有機會去小黑屋,倒是跟剪輯師杜媛聊過幾次,不過因為看不到具體的操作過程,杜媛說的很多東西他也聽不明白,只是大概知道膠片就是物理剪輯、貼上的。
見周彥沒說話,張一謀繼續說道,“而且你這部短片還涉及到特效,雖然不是什麼難的特效,但是也需要專業的機構來做。”
《蟻蛉》裡面因為有不同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