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朝上將捐助肅北的事提出來,雖然大臣們早聽到了風聲,但正式聽到還是覺得匪夷所思。
尤其是戶部尚書的意思是,捐助的大頭出在民間。
不可否認,戶部尚書提出的方法能解決朝廷現在的困境,但……
“臣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戶部尚書一眼瞪過去,“還是說賈大人能想出更好的法子?那本官洗耳恭聽。”
“這……哪有朝廷開口向民間要錢的?不是有失顏面麼?”
“這哪是開口要錢,不是自願的麼,身為大桓人,大桓有難,理當出一份力,還是說,賈大人不願出這份力?”
“臣倒覺得,此法甚妙,”丞相站出來,“為表支援,臣願捐白銀千兩。”
另外兩位內閣大臣也跟著站出來,表示願意捐錢捐糧,從戶部走漏風聲起,他們就知道陛下鐵了心要做這件事,與其反對惹陛下不快,不如贊同並出一份力。
拋開其他,他們也覺得這個法子是目前對大桓最有利的,他們已經官至內閣,首先要保證的便是大桓的穩定。
在朝臣的商議下,戶部尚書提出的方法進一步得到改善,最終確定無誤後,便可對外推行。
京城有門路的人聽到風聲,開始著手準備。
商君凜下朝回來,沒在屋裡找到沈鬱:“貴君呢?”
“參見陛下,”被叫住的宮人連忙行禮,“貴君在那邊的小戲園。”
商君凜轉道去了小戲園,小戲園在玉璋宮北面,沈鬱往常很少去那,前段時間還和商君凜商量將那重新佈置一下。
還未走進,便聽到了裡面傳來的唱戲聲。
“阿鬱什麼時候喜歡聽戲了?”商君凜走進小戲園,正好看到沈鬱低頭和一個身穿粉色戲服的人說些什麼。
來不及吃醋便見沈鬱向他招手。
“陛下快來,看看這段還能怎麼改。”
“你這是在做什麼?”商君凜不明所以走過去。
“給京城的百姓編一場戲,在朝廷命令下達之前,讓他們先了解一下自己將做的事有什麼意義。”
第106章
這是沈鬱最近想到的,朝廷即將公佈的賑災法子不說在大桓,往上回溯,也沒有哪個朝代做過,不比朝堂上的大臣經過一番爭執瞭解這個方法,大桓百姓對這個法子並不瞭解。
若此時有人起了歹心有心扇動,不知內情的百姓便會輕易入套。
“阿鬱是打算用戲曲的方式讓百姓瞭解?”商君凜拿起沈鬱手中的戲本,問。
“對,我本來是想讓一些小官員專門為百姓解釋,後來一想,光憑口頭解釋恐怕不夠深入人心,得找另一種方法,最好能調動百姓的探討和思考。”大桓百姓愛聽戲,沈鬱便想著將這個方法編進戲曲裡,再由戲班唱給百姓聽。
商君凜粗粗翻看了一遍戲本,現在還只是一個大致故事雛形,戲本上的筆跡他很熟悉,是沈鬱的。
“阿鬱有心了。”商君凜看完故事,只覺得這個故事恰到好處,有關賑災的事貫穿始終,將整個故事連結起來,戲文裡發生的種種,都圍繞其發生。
更有甚者,沈鬱還將可能有人惡意曲解朝廷意思的事寫了進去,考慮周到,即使到時候真有人想借此生事,第一反應也會是戲曲裡的壞人。
沈鬱也忙得差不多了,正好也到了用膳時間,又和戲班的人囑託了幾句,跟著商君凜離開。
“剛才嚇死我了,”青衣女子拍拍胸脯,“陛下在這,我連大氣都不敢出。”
“沒想到第一次面聖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年紀略大的男子感慨,他們戲班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先帝在位時,愛好享樂,戲班經常出入宮廷,後來登基的新帝是個不好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