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革命軍緊鑼密鼓地進行整編之際,遠在安定府的穆堂主正面臨著一場艱難的抉擇。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決定將麾下兩萬多兵馬迅速分成七個小隊,並毫不猶豫地向著清軍發起猛烈進攻。
至於為何沒有選擇據城堅守,原因其實很簡單。各路支援部隊始終杳無音信,如果再繼續猶豫不決,城中的糧食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根本無需與清軍正面交鋒,他們自己就已經陷入絕境。
反觀清軍這邊,則採取了一種頗為狡猾的戰術——圍而不攻,圍三缺一。這種策略使得穆堂主所率軍隊難以找到突破口,形勢愈發危急。
值得一提的是,這七路軍隊的首領之中,竟有足足四位乃是馬總門主從雲省派遣而來的武藝高強的武師。之所以特意選派來自雲省之人,其中緣由錯綜複雜。原來,雲省的起義活動與這位神秘莫測的馬總門主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絡。
話說回來,不僅僅是雲省一地發生了起義事件,就連關中地區、西域邊陲以及河舟、肅州等地的反叛行動,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這位馬總門主暗中操縱的影子。不過,這位馬總門主真正公開舉起反清大旗,還要追溯到半個月之前,當時聲名赫赫的朵隆阿將軍不幸在周至中彈身亡,這一訊息猶如一道驚雷,徹底打破了原本微妙的局勢平衡。
在此之前,那位名叫馬潮輕的總門主壓根兒就沒膽子造反。儘管心中或許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但始終缺乏足夠的勇氣付諸行動。即便是在整個天下局勢已陷入混亂不堪、基本盤搖搖欲墜之際,他依然按兵不動。
要知道,在他之前擔任總門主之位的前四位前輩所經歷的種種事例歷歷在目。
其實是在同治初年的時候,當時雲省起義軍的杜大帥親自邀請他一同舉起反清大旗,然而面對如此誘人的機會,他卻心生怯意,不敢輕易應承下來。
不過,他倒也並非完全置身事外,而是採取了一種迂迴策略——僅僅透過遠端指揮和操縱其他地區的起義軍來對抗清朝統治,自己則穩穩地坐鎮於無中府。
由於長期以來在西北地區苦心經營,馬潮輕的影響力可謂與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首領洪秀全不相上下。西北地區的清軍駐軍營幾乎全都被他收歸麾下,成為其忠實部眾。正因如此,當他最終公然宣佈反清之時,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極為驚人。從北邊的銀川府一直延伸至南邊的天水府,西邊的肅州府再到東邊的安定府,這一大片區域內的絕大部分縣令以及駐軍千總紛紛響應,毫不猶豫地選擇反叛。
然而,唯有西北關中地區的起義軍並未聽從他的號令,至多也就是與其達成某種形式的聯盟罷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西北地區的普通民眾對於馬潮輕其人並不認可,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判斷和立場。所以後來,左祖棠在處理這些叛亂時,採取了區別對待的策略:對於關中起義軍,更多是以安撫為主;而對於其他地區的起義軍,則堅決予以剿滅。
實際上,如果他能夠更早一些發動起義,並與太平軍以及捻軍聯手合作,或許就不會落得最終孤立無援、獨自苦戰的境地。
至於聯合遠在雲省的起義軍,實在是太過困難且不切實際了,因為雲省內部本身就是一片混亂,各種問題紛繁複雜,根本無法迅速有效地整合力量。
此時此刻,人們不禁心生疑惑:為何馬潮輕沒有派遣軍隊前來援助安定呢?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南下的北地府府城尚未被攻克,南下的道路因此受阻,難以通行;其二,如果向東部安化,彭陽一帶去支援,中間還橫亙著另外一夥自成一體的武裝起義軍——由董福祥、李雙良和張俊領導的起義軍。
這支起義軍跟隨環縣縣令才剛開始起義,已經佔據環縣,彭陽等地,實力不可小覷,擁兵好幾萬,但是董福祥並不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