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灰”。幾座水泥爐窯,都是長年累月燒著,日夜輪替,並不停歇。
說起來,水泥的生產工藝其實並不複雜。
只需要將石灰石,鐵礦渣和粘土碾磨成粉,然後按比例混合,再用煤窯進行高溫鍛燒,最後再一次碾磨成粉,便是熟料了。
隨後,再將熟料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混合,便形成了普通水泥。
這就是所謂的兩磨一煅工藝。
而石灰石,鐵礦渣,粘土,煤炭以及石膏粉等原材料價格都極其便宜,彷彿俯仰皆拾。
經過加工後,水泥的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糧食作物的一半,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
而且,原材料運到這座加工基地前,石灰石鐵礦渣等都已經預先碾成了粉,這邊只需要進行鍛燒等後續加工工藝。
唯一可惜的就是產量了。
儘管有盧氏,柳氏,公孫氏,王氏一起出力生產,發展到現在,整個水泥體系的年生產總量也僅僅能達到十萬噸。
十萬噸聽起來很多,可這個產量和地球比起來,就真的是太落後了。
王守哲隱約記得,在他穿越前,華夏人均年用水泥量大約在一噸半左右。差距之大,簡直雲泥之別。
無可奈何。
當前水泥生產工藝各方面都還十分落後,尤其是在原材料的開採和碾磨上,大部分工藝手段都比較原始,暫且採用的還是畜力絞盤齒輪碾磨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可即便如此,姻親聯盟在水泥一項上,年總營業額也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乾金。
而且,所有原材料都是自家產業,轄地出產,平常都是賣不出去的東西,成本極低。
而最近幾年,“洋灰”的名氣打出去之後,銷路也是越來越好,根本是供不應求。
如今,整個姻親聯盟都在謀劃著加大生產量,並計劃在今明兩年內,將水動力絞盤碾磨車運用到實際生產上。
預期十年之內,就要將產量增加五倍,年總營業額突破百萬乾金。
撇開洋灰這一項不提。
洋玻璃製品,也是這個生產基地中主打的產品。
大部分玻璃製品,都是那些小型玻璃杯,瓶子,盤子,小缸等製品。總體來講,工藝實際上要比燒製普通的瓷器簡單許多。但是玻璃製品的價格,卻比普通瓷器貴了數倍不止。
而玻璃製品的原材料同樣十分簡單,只是石英砂而已。
打著海外舶來品的旗號,這些“精美”的玻璃製品,已經漸漸在諸多世家中流行了起來,在短短數年的時間裡就讓王氏和姻親聯盟賺得盆滿缽滿,比賣水泥更為暴利。
若非王守哲需要不斷擴大水泥產能,為以後的外域開發和建城計劃做鋪墊,他還真想將水泥停掉,專門生產玻璃。
只可惜,他知道技術得一點一滴地去積累。為了未來,水泥的生產和研發是必須要進行下去的。
而這些具體的研發過程,以及生產工藝的研發,王守哲自己也沒精力和時間去參與,他能做的,僅僅是一些方向性的指導和啟發。
幸好這世界上不乏有聰明,而且願意刻苦鑽營的能人工匠,這才讓他的種種設想化為現實。
當然,生產基地和研發基地是分開的。
這裡僅僅是生產基地,王氏真正的研發基地,並不在此處。
隨後。
王守哲以一副視察的模樣,在生產基地中“走馬觀花了一圈”,並表示會在生產基地中待上幾日,指導接下來的工作等等。
很快,這個訊息就“傳遍”了整個生產基地。
……
在這生產基地深處,有一間隱蔽的密室。
密室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