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楚君回找上了菩薩,告訴她自己不想悟“空”性了。
不悟“空”性,難以除六塵,也就難以使得自己做到六根清淨。
菩薩沒有斥責他,而是問:“為何不肯見空性?”
“我閉眼見空性,睜眼卻見人世之苦,苦難太多,空不下來。”
“汝見人世苦,可是要渡世人,立大宏願?”
“不,我自己的八苦還沒渡,又如何幫別人?只不過我寧願在八苦中爭渡,與世同戚,也不願閉上眼坐在高高的佛臺上慈悲。”
楚君回的一番話讓菩薩的心境罕見的產生了波動。
她走的菩薩道,既向上求,也向下化。
可說是向下“化”,本身也是把自己放在了比別人要高的位置,才有渡別人的資格。
說到底,佛的果位在眾生的頭頂。
如果不悟空,在八苦中爭渡,把自己和眾生擺在同一個位置,又是否能看見果位呢?
藥師菩薩不知道。
但以她的智慧,也不能給出這個問題一個否定的答案,本身就說明了這並不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她沒有選擇阻止弟子去走自己的道。
因為她發現執吾現在是真的在思考,而不是腦子一熱就去做決定。
……這就對了。
除不除六塵,出不出家不重要,因為佛在成佛之前也是佛。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智慧,是在死亡以前永不停歇的思考。
一個停止思考的人,只能是一具行屍走肉。
這就是為什麼世間延壽之法那麼多,但會這些法門的人又很少去用的原因。
菩薩打算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告訴楚君回,讓他去做他自己的決定。
“執吾,汝知道佛門的大部分菩薩、羅漢以及佛祖本尊現在都在做什麼嗎?”
楚君回一愣,隨後搖頭道:“不知。”
“道教有白玉京,儒教有山海境,唯獨佛門還沒個祖庭,以至於天下佛寺仍是一盤散沙,有才之士不能盡用,新悟的道理不能遠出,甚是難矣。”
“靈山呢?”楚君回記得自己在佛經上看到過這地方,貌似也很神聖來著。
“靈山是佛祖以大法力幻化出來的,雖說以佛祖的境界,弄假也是真,但靈山在本質上終究差了白玉京和山海境一籌,而且地方很小,難以久居。”
“為了能出現更多的菩薩果位、羅漢果位,也是為了佛教能真正的趕超儒、道,佛門祖庭一定要建,而且還要全力去建。”
“之前佛門在商國的力量很空虛,還好有汝從天而降,不然商國此次兵敗,如果再被人打到國都,可就不一定會有佛門的支援來了。”
藥師菩薩在離開靈山之前,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
佛問:“何人願走一遭輪迴?”
藥師菩薩自蓮臺睜眼,曰:“弟子願往”。
她當時略一估算,自己這一遭生還的可能不足三成,甚至於天機混亂,這個可能性還要更低。
沒人知道,當她在絮蠶山抓到一絲“緣”,附到他身上的時候是何心情。
(
也沒人知道,她的心底一直藏有一絲愧疚在。
她一直說,讓他了結了商國的事情再走,連她自己都說不明白,這是不是為了把他頂在最前面,吸引儒道兩教的目光。
行者,就像是一個剛出世的赤城嬰兒,只知道往前爬,往前走。
很傻,很好騙……很讓人心疼。
藥師菩薩在那時就決定,如果遇到危險,她寧死也要保住他。
就像她為了佛門大業可以捨生一樣。
為了他,同樣可以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