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還是不能夠行動。
於是湯天以一個面為斜坡的繼續下挖。
“這是我的第一次在火星表面的土工做業,雖然引力不是很大,但是能夠感受到腳踩的這些沙礫本身已經是被壓實,我如果不靠腳踩一下的話,很難深入,也很難把這些沙礫挖出來。”
五分鐘前,湯天得到了地面控制中心的建議,所以需要對湯天對火星表面進行土工做業而進行記錄,這是對火星表面土壤結構的一種人為感受,很有研究意義。
當然整個過程之後會進行報道,畢竟全國人民一起迫切的需要遠在火星的湯天宇航員的一切訊息。
當一個人類能夠在火星表面進行工作,那麼這也是一個新奇的東西,也是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點。當然最主要的都是一些資料的採集,為後面的航天員進行訓練的時候增加經驗。
又過去了一個小時之後,石頭號終於是能夠移動,然後再加大驅動功率的情況下,石頭號慢慢的脫離了身體附近的沙礫附著,然後從湯天挖出的小坡上開出來。
出來的第一時間,便是充能。
同時湯天控制下,開始了石頭號的自檢工作,確認石頭號裝置的好壞,以便於第一時間進行檢修。
“報告地面控制中心,我是航天員湯天,經過兩個小時十分鐘的挖掘工作,‘石頭號’艙載探測車以成功脫困,正在進行自檢中,我已經開始返回螢火著陸艙。”
隨著湯天的彙報,這一次的挖掘小石頭的工作完成,湯天把控制權交到螢火智慧控制系統,然後湯天開始返程。
‘石頭號’艙載探測車在電腦程式設定中,工作前自身能量必須要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才會選擇進行工作,否則只能是降低能耗開始休整,會在有陽光的情況下進行充能,充能完畢才能夠進行工作。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在每一次進行探測工作的過程之中,不會出現能源不足而影響探測的時效性。
當然也有一些弊端,不過這些弊端不得不客服,否則,很容易錯過最需要的東西。
為了做到做事時不會出現誤差,也只能是選擇在準備的時候做到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