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完整解釋了“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含意,現在進入提問時間。
有太學生起身問道:“夫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是否也是這層含意?”
這句話也有註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他回道:“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弄清文明高度發展的要件。”
“文明的高度發展需要三個要件,一是農業的高度發達,能讓這個文化圈裡的人們吃飽飯、穿暖衣,如人們每天忙著吃飽穿暖,何談文明的發展?”
“第二個要件是士農工商分工明確,並具有大規模人口聚集的城鎮化。”
“第三個要件則是要有不斷發展的傳承,夫子打造的儒家文化源於周禮,而周禮則傳承於夏商,再追溯可到伏羲以來的一代代發展。”
“所以透過這三個要件來分析夫子的這句話,我們就能明白夷狄進入中國就能得到這三個要件,而中國進入夷狄就會失去這三個要件。”
“深刻理解夫子的意思,我們就應該明白,夷狄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文明發展的要素。”
“而我們卻應幫助夷狄提高文化層次,就像楚國摘掉蠻的帽子,江東摘掉夷的稱呼,隨著漢文化的不斷擴散,逐漸形成一個高度文明的文化圈。”
這個回答完全符合大興王朝的文化驕傲心理,眾人紛紛點頭肯定。
隨後曾毅起身問道:“先生的意思是各民族平等?”
他旁聽過陳恪與曾樂行的談話,知道陳恪的民族觀。
陳恪緩緩說道:“據我所知天竺有種姓制度,我大興王朝為何沒有?而律國和西北各族以及草原各族同樣沒有,這是為何?”
這個問題曾毅答不上來,他只能自問自答:“因為天竺被幾撥外族人侵佔,這些外族人為鞏固自身的統治,將自己的族群凌駕於其他族群之上。”
“這樣一層層地壓下去,天竺就分為五等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賤民。”
“而我們本來就是一個族群,你的曾姓源於夏禹,而我姓陳源於舜帝,再往上推算,我們都源於炎黃,大家都是親戚,老大、老二、老三的關係。”
這個答案一出眾人一片譁然,曹汲跳起來問道:“我的姓氏源於哪?”
他痛快回道:“周武王之弟被封為曹地,以封地為姓。”
這個回答讓曹汲開心,大聲問道:“我是周文王的後代?”
“是。”他回的毫不猶豫。
“哈...”曹汲喜極狂笑。
隨後又有學生跳起來詢問自己的姓氏,他答了幾個後,耐不住的劉復跳起來喊道:“陳助講說過,我們都源於炎黃,沒必要挨個詢問了。”
然後轉向他問道:“陳助講,不知當今聖上的祖上是哪位?”
這個問題非常尖銳,四周頓時肅靜下來。
而他鄭重回道:“黃帝孫顓頊帝有一子擔任大理官,掌管刑獄,於是以理為姓,既道理的理,後發展為現在的李姓。”
這個回答沒問題,當今皇帝李禎是黃帝的後代。
但劉復有疑問,“不知陳助講如何得知?”
對這個問題他有準備,朗聲回道:“劉直講不看《山海經》嗎?從此書引申下來,夏商周時期的諸侯國名達到數千個,以諸侯國名冠以自己的姓氏,直至周朝徹底固定下來。”
“然後再從歷代王朝的避天子諱的改姓事例往前推,不就知道這些姓氏從哪來的嗎?”
這個回答讓眾人無不瞠目結舌,他竟研究《山海經》?
而劉復不屑地說道:“《山海經》荒誕不羈,陳助講竟以此作為依據,實在可笑。”
劉復的態度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