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9章 :司馬懿與孫仲謀(2 / 3)

兒子都成了別人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大秦對於反秦勢力,一向都是能滅就滅,不能滅則持續不斷的打壓,而這樣的態度無疑極大震懾了各路諸侯。

這也是為何如今天下局勢,都已經逐漸趨於明朗,卻還是有不少勢力,不敢徹底反秦的主要原因。

一是沒有做好和大秦徹底翻臉的準備;

二則是害怕翻臉後遭到大秦的報復。

有李世民和劉季的先例在前,其餘諸侯就算有心反秦,可一想到李劉兩人的悽慘下山,心中自然不免會感到敬畏和害怕,結果就是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也不敢和大秦徹底翻臉。

可在那麼多反秦勢力之後,卻有一國極為特殊,那就是楚國。

楚國從頭到尾都是反秦勢力,早在劉表時期就和大秦結仇,之後的劉秀也是一反到底,從不放過任何針對大秦的機會。

大秦也將劉秀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針對劉秀和楚國的打壓更是從來都沒斷過。

可結果呢?從最初的南郡一郡,到荊南四郡,再到交州七郡,雄踞荊楚。

大秦越打壓,劉秀反而越強了。

楚國成了天下所有勢力之中,唯一一個在大秦的打壓下,不斷沒有衰敗,反而還成長起來的勢力。

雖說楚國能夠存續至今,這主要歸功於大秦先被後南的方針。

大秦也從未集中力量來對付楚國,只有荊北一地在對付楚國,這才給了楚國喘息發展的機會。

可先後鎮守荊州的秦瓊、岳飛、薛禮三將,也都是聞名於天下的名將。

在這三大名將的打壓下,劉秀還能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守住江陵,足可見其能力和運勢,以及楚國的強大和韌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司馬懿才選擇了劉秀。

在他看來,除了已經隕落的李世民之外,也只剩下劉秀能和嬴昊對抗了。

至於蜀國的劉裕,雖說在內鬥中取得了最後勝利,接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可內部畢竟留有隱患,依舊有很多人面服心不服。

所以,在司馬懿的心中,靠政變奪權的劉裕,自然比不上劉秀這種靠自己逐步發展起來的君王。

既然決定投靠劉秀,司馬懿也要為楚國的未來謀劃。

楚國東面是死敵吳國,北面是宿敵秦國,西面是盟友蜀國,南方則是未經開發的暹羅蠻荒地區。

除了形同雞肋的暹羅之外,楚國唯一可以擴張的方向,只有吞併東面的吳國。

司馬懿思前想後發現楚國吞併吳國的障礙有三:

一,吳楚兩國實力相當。

楚國就算比吳國強,也強不了太多,根本做不到在短期內吞併吳國。

二,吳國的猛將雖不多,卻擁有百戰百勝的名帥孫武。

楚國包括劉秀在內的所有將領,基本都敗在了孫武之手。

楚國根本就沒有能夠擊敗,甚至是匹敵孫武的名將,只要孫武這個威脅不解決,楚軍連吳軍都無法擊敗,就更別說是吞併吳國。

三,秦吳兩國乃是盟友,秦國對楚國忌憚太重,絕不會坐視楚國吞併吳國。

楚國一旦對吳國發起滅國之戰,就必要在短期內取勝,否則的話就會讓秦國漁翁得利。

楚國的這三大難題,無論哪一個都不好解決,就更別說是三個一起了。

司馬懿思考了許久,也只想到了和大秦對付李唐同樣策略,那就是從內部分化瓦解吳國,這也是楚國唯一能夠戰勝吳國的方式。

不過楚國對吳國實施分化瓦解的難度,肯定要比秦國對唐國實施的難度大得多。

大秦能夠成功從內部分化瓦解李唐,是因為大秦比李唐強太多了,李唐幾乎沒有獲勝的希望,內部才會如此的不團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