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挖牆腳挖到後卿這裡,已經觸及到了劉裕的逆鱗。
這已經不能算背後捅刀子了,而是光明正大的捅刀子,又怎能讓劉裕不怒呢。
楚國是蜀漢唯二的盟友,劉裕才剛剛稱帝啊,作為盟友的劉秀就給他難堪,連蜀楚兩國都如此勾心鬥角,又如何能團結其他勢力共同抗秦呢
一念至此,劉裕也有些氣餒,但很快就振作了過來。
劉秀那個癟三不過是王,不識大體可以理解,而他身為大漢新帝,不能也和劉裕不識大體。
和思來想去,劉裕決定和後卿開誠佈公的談一談,必須要打消後卿對自己的不滿,讓後卿繼續留在蜀國。
這次談話,劉裕雖未能化解後卿對他的不滿,不過兩人不也算是初步交心。
後卿向劉裕承諾,在蜀漢沒有露出明顯敗亡之態前,不會離開蜀國前往他國,而這對於劉裕來說就已經夠了。
可讓劉裕沒想到的是,他才剛剛搞定了後卿,陸壓也被陸遜給搞定了。
劉琦收到了劉秀的飛鴿傳書,劉秀承諾只要陸壓來楚國,就封其為徵北將軍、桂陽太守,最重要的是支援太陽教在楚國傳道。
劉秀的種種許諾,無不表明瞭一點,那就是對陸壓的重視,而這些許諾也不可謂不豐厚,陸壓很難不心動。
最終在陸遜的全說下,陸壓決心投靠楚國,不過在投楚之前,他也準備先幫蜀國打退南蠻,當做是劉裕對自己種種禮遇的報答。
當天陸壓就向劉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大致意思是:對不起,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
劉裕聽了後簡直是欲哭無淚啊,他費心費力拉攏了陸壓這麼久,結果到嘴邊的肥肉都便宜了劉秀。
不過陸壓願意幫忙蜀漢對付南蠻,也算是有所回報了,劉裕的付出並沒有白費。
劉秀挖走陸壓,雖讓劉裕極為不滿,但也沒有任何辦法,誰讓楚國是蜀漢唯二的盟友呢,更何況接下來對付南蠻也還要用到楚國。
楚國正使劉琦,和副使陸遜,在得知劉裕有意請楚國出兵攻打南中之時,心中其實都對這個想法不抱希望,畢竟世所共知楚王對蠻夷之地不感興趣,而且記仇的南蠻也並不好惹。
楚國沒必要為蜀國得罪南蠻,除非此次蜀軍南下慘敗,快要到亡國邊緣了,否則楚國不太可能會出兵幫蜀國。
劉裕見劉琦和陸遜的表情,就知道想請動楚軍並不容易,不過還是想要嘗試一下,於是就派張松和楚使一同回楚國,去遊說劉秀出兵。
之後劉裕命孔鵬、張翼、卓膺三將,統領剩下的兩萬精銳,一旦陽平關支撐不住的話,就立即支援漢中。
其實除了二十五萬主力,以及二十萬新兵之外,蜀漢境內還有一支可戰之軍,那就是駐紮在漢中西部兩縣的隴西王李嗣源所部。
其他的李唐降軍投降後,都被劉裕給收編如蜀軍之中了,畢竟之前和大秦開戰後,蜀軍的損失也同樣不小。
但李嗣源手中的三萬李唐降軍,卻並未被劉裕收編,而這也是他投降的條件之一。
這也就造成了李嗣源在蜀漢的地位很特殊,他是皇帝之下的唯一王爵,卻也是一個依附蜀漢的小軍閥,轄區兩縣就是劉裕也管不到。
劉裕稱帝之後依舊尊李嗣源為王,並且沒有剝奪李嗣源的兵權的原因有三:
一是確實找不到什麼好機會;
二則李嗣源所在的位置很重要,他也不想逼反李嗣源;
三則是李嗣源很聽話,無論是作戰還是其他,只需一道命令他就會聽命行事。
正是因為以上三點,劉裕才能容忍李嗣源的存在。
劉裕這次沒有調李嗣源南下,主要還是擔心漢中發生意外,畢竟陽平關若是撐不住的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