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雖是青州牧,但主要的地盤都在冀州,他在青州的勢力也不是最強的,沒有直接一統青州的實力,而一旦從冀州抽調太多力量的話,到時冀州的地盤又會不穩。
權衡利弊之後,袁紹最終定下了先冀州後青州的戰略,畢竟青州和冀州這兩州雖然都不好打,但韓馥卻是袁紹唯一能在短時間內戰勝的諸侯。
首先,韓馥自己就是袁家故吏出身,麾下一大半的官員也出身袁門,袁紹一旦贏了的話甚至都不用消化,就可以直接接收其麾下的實力。
其次,在袁紹看來韓馥這個人實在太慫,簡直沒有絲毫身為諸侯的氣概,要不是韓馥有一個好兒子幫襯,甚至都沒有跟自己一較高下的資格。
所以,就算在青冀兩住的所有諸侯中,韓馥所擁有的實力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實力最強的袁紹,可袁紹也依然把韓馥當成了軟柿子。
只要吞併了韓馥的勢力的話,袁紹一統冀州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之後運作得當的話,就算稱霸河北也不是不可能!
袁紹忙著對付韓馥,而其他諸侯也沒閒著。
劉秀攻打荊南也並不順利,畢竟他手中的兵力就那麼點,而張羨連輸了幾陣後,自然也就不敢在出城了。
面對龜縮在城池內不肯出來的敵人,就算劉秀智計百出,可除了強攻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劉秀肯定不會將有限的兵力,消耗在無止境攻城上,所以荊南的攻勢也自然僵持了下來。
劉徹自返回幽州後,在和劉和的爭鬥之中,雖很快就徹底佔據了上風,而就在劉和都準備投降時,公孫瓚雖沒有和劉和結盟,卻暗自給劉和提供各種支援。
揚州,孫堅打的王朗毫無還手之力,徹底佔領會稽不過是早晚的事,而這也引起了劉繇和陸康的忌憚,兩家恐怕不久後將會聯合抗孫。
青州的黃巢攻打北海孔融,孔融不是對手便引劉備為外援,兩家勢力聯合抗衡黃巢。
徐州,朱元璋在攻打陶謙;
豫州,袁術在攻打李密;
幷州,晉軍對抗元蒙;
兗州,曹操也在和諸侯對峙,決戰一觸即發;
司隸,秦昊獨抗並南諸侯聯軍和涼軍。
大漢十三州,除了涼、交、益三州還未發生戰亂外,其餘十州全都在打仗,而益州的和平也維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