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4章:楊戩振作,張儀使滇
繼秦軍增兵武威,兵臨陽平關之後,很快就傳出隋國服軟認慫,婉拒胃參加劉裕登基儀式的訊息。
不過也並沒多少人指責隋國,畢竟面對大秦的威脅,連魏宋兩國都服軟了,又更何況椒諸國中實力墊底的隋國呢。
楚、明兩國在得知隋國服軟的訊息後,自然擔心下一個被威脅的就是自己,畢竟明確接受蜀國邀請的勢力就只有他們兩家了。
楚王劉秀和明王朱棣都連夜召開了應對會議,卻默契的做出了一樣的決定,哪怕是直接和大秦開戰也絕對接受威脅。
魏、宋、隋三國可以向大秦妥協,但楚、明兩國卻不能也這麼做。
魏、宋、隋三國會扛不住壓力,向大秦服軟妥協,一是國家實力弱,二是或多或少都和大秦有一定的利益捆綁。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因為接受蜀國的邀請,卻要冒著和大秦開戰的風險,收益和風險完全不成不正比,但凡理智點的人都不會這麼幹。
可是楚、明兩國不一樣,他們和大秦都是死敵,本就沒有任何緩和的空間,而且沒有任何利益捆綁。
若是在這個問題上,楚、明兩國選擇退讓的話,只會暴露自身的軟弱,從而助長大秦的囂張氣焰,令其更加的得寸進尺。
除此之外,相比於魏宋隋三國,楚明兩國的國力更強,底氣自然也更足。
明國多次以一敵二單挑魏宋聯盟,在中原三國中公認實力最強,而且背靠中原地區,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至於楚國,大部分國土都位於江南,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多次挑釁大秦,卻依舊存續至今。
就算真的和大秦開戰,楚、明兩國有著絕對的自信,絕不會在短期內被滅國,所以自然不會接受大秦的威脅了。
另外,劉裕此番他登基稱帝,若是都沒有一個盟友挺他的話,那對於天下反秦勢力來說也是極大的打擊。
若是大家都對反秦不包有希望,那又如能夠抵擋秦軍,阻止大秦統一天下呢?
所以,哪怕是為了鼓舞天下反秦人士,楚、明兩國必須和蜀國站在一起。
楚明兩國雖不準備妥協,但也怕會因此事,造成雙方矛盾激化,從而引發戰爭,所以也提前做好了應對戰爭準備。
可讓劉秀和朱棣都沒想到的是,他們都做好準備了,可大秦那邊卻反而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好像直接無視了他們兩國一樣。
對此,劉秀和朱棣心中松來了口氣的同時,卻又感覺極為的不爽,不過一場衝突消散於無形中也是件好事。
事後,楚明兩國都加快了擴軍步伐,同時都派遣使者前往蜀國,參加劉裕的稱帝儀式。
朱棣命朱允炆為使,而劉秀則派劉琦為使,兩人身份都足以代表楚明兩國。
————————————
陽平關。
嬴昊的命令發出後,李靖立即調兵遣將,親率關中十萬大軍,進軍陽平關。
陽平關距離關中並不算遠,距離出兵日才不過第二天,就有一萬鐵騎抵達關下,而領軍者正是楊戩。
此時楊戩已經沒有了才投降時的頹廢和自責,看樣子是從楊家滅門的打擊中走出來了。
楊戩之所以能這麼快走出陰影,其實主要還是歸功於嫦娥。
楊戩不是不知道,楊家滅門的責任不在他身上,畢竟他一開始也沒有效忠李唐,而是被楊彪楊修父子說服,才決定為了家族效忠李唐。
楊戩真正恨的是沒能早些看透李世民的真面目,以至於他還在前線為李唐浴血奮戰,可後方的親人卻反而遭到屠殺,而這也讓他徹底的淪為了一個笑話。
道理楊戩其實都懂,但他心裡就是有道坎過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