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清楚的知道楚軍有多難纏,也知道幾場小勝的意義並不大,贏到最後才會真正的勝利,所以自然不會犯輕敵這麼低階的錯誤。
不過在這次作戰中,孫策首次感受到了閃電戰的威力。
這種不顧後勤補給,一門心思往前衝,不打垮敵人絕不罷休的戰法,實在是太讓人迷戀,也太對他的胃口了。
如此輕易就奪取了四城,將楚軍驅逐出廬江,這給了孫策一種楚國東部兵力空虛,以及郭子儀是無能之輩的錯覺。
“劉秀英明一世,看人也一向很準,不想卻在郭子儀身上翻了車。”孫策心中冷笑不已。
此時的劉秀還未意識到用人的錯誤,孫策自然想在劉秀換掉郭子儀之前,儘可能的擴大戰果,多佔領一些地盤了。
蘄春是荊州的東大門,此城若是被攻破的話,荊州東部則將門戶大開,江夏也將向吳國招手。
於是孫策休整了一夜後,在尋陽留下了三千守軍,就再次出發直奔蘄春而去。
這次孫策不但沒有和孫武商量,還將孫武的大軍拋在了後面,在他看來對付一個無能的郭子儀,根本就不需要叔父孫武出手。
孫策大軍抵達蘄春時,楚軍已提前半日入城,雖一直在進行各種佈置,可是準備的依舊不夠充分。
孫策一眼就看出了城防的漏洞,親率精銳解煩軍,扛著雲梯就直接展開了攻城,慄虎、慄鹿、慄羊三位巔峰神將也參與了進來。
一位戰神,三位巔峰神將,外加一支精銳營,所爆發出來的戰力是恐怖的,哪怕沒有多餘的攻城器械,只靠著雲梯也依舊攻上了蘄春城樓。
吳楚兩軍鏖戰了兩個時候後,郭子儀命令無支岐撤出蘄春,而後全軍撤往邾縣。
蘄春守軍明明還未喪失鬥志,可郭子儀卻主動撤軍?
這一反應落到孫策眼中,自然也就成了郭子儀不敢死戰,是懦弱和無能的表現。
楚軍雖損失慘重,並且撤出了蘄春,卻並未潰敗,正是乘勝追擊的最佳時刻。
奈何此時天色已黑,孫策也只能暫時作罷,稍作休整。
孫策敢夜間行軍,卻不敢夜間追擊,畢竟這麼做的風險太大。
連戰連捷雖讓他有些上頭,可畢竟還未喪失理智,萬一中伏的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次日,天一亮,孫策就率軍出發再次出發,直奔邾縣而去,並給蘄春留下兩千守軍。
孫策也擔心會遭遇埋伏,所以這次他分兩路進軍,一路由鄭芝龍領軍,另一路則由他親自率軍。
兩路大軍都只有一幕目的,那就是趁著郭子儀立足未穩,以最快速度抵達並奪取邾縣。
鄭芝龍被植入成了江東水匪,橫行江東地區多年,一直都沒人能奈何的了他。
黃巾起義之後,江東地區更是的遍地水匪寇,其中又以水匪的問題最為嚴重,而鄭芝龍則是水匪中勢力最強的一家。
江東各大諸侯數次出兵圍剿,卻方都方被鄭芝龍擊敗,其中也包括孫堅。
當時是孫堅親自領軍剿匪,奈何鄭芝龍實在狡猾,水戰能力更是頗為了得,連續兩次圍剿都未能成功。
直到孫堅佔領江東之後,命孫武領軍清繳江東匪患,這才徹底剿滅了鄭芝龍的勢力,而鄭芝龍也心服口服的投降了東吳。
作為江東綠林第一人,鄭芝龍的投降,不但讓吳國增了萬餘精銳水兵,還使得吳國各地匪寇膽寒,紛紛選擇主動投靠。
孫堅因得鄭芝龍一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內,就平定了江東的全部匪患。
鄭芝龍投降東吳後,因其水戰本領了得,也得到了孫堅的重用,這次伐楚便將其調到了孫策的麾下。
孫策將大軍分為兩路,自領一路後,卻讓鄭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