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就不需要保留這麼多軍隊了。
另外,裁軍對於蜀國的好處同樣多多,既能加速恢復荊北慘敗的創傷,又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蜀國也要裁軍,而且是必須裁軍。
劉裕這番冠冕堂皇的話,看似是為了蜀國好,可實際上卻是為了自己,畢竟他既然提出了裁軍,那肯定是不會對自己不利的。
雖說裁軍是全國範圍的,無論是蜀王黨,還是成都王黨,統統都要進行裁軍,但成都王黨已初步掌控了朝政大權,並且還在逐步控住了蜀國的經濟命脈。
裁軍之前,那些軍隊聽命於蜀王黨,等再次徵召回來之後,可就未必還會在聽蜀王黨的命令了。
這對於以陳平為首的蜀王黨而言,劉裕這招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打了所有人一個振聾發聵,卻又無法還擊,簡直是苦不堪言。
劉裕這就是赤裸裸的陽謀,哪怕陳平等人明知這是陷阱,也只能主動跳進去。
一是裁軍確實對蜀國有大好處。
二則是成都王黨都率先裁軍了,你蜀王黨要是不裁軍的話,那就是枉顧國家利益,是不是還想要趁此奪權?破壞蜀國的和平?
不裁軍的話,蜀國內戰將會立即爆發,而蜀王黨作為挑起的一方,將徹底失去蜀國民眾的支援,並且還會被劉裕扣上叛國的帽子,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的勝算。
裁軍的話,蜀王黨的勢力進一步削弱,將更加無力反抗劉裕,早晚會被逐步蠶食。
由此也可看出,蜀國的形式已經反過來了。
之前是劉季想逼劉裕造反,而現在卻是劉裕想逼反蜀王黨。
一旦哪一方搶先動手,主動挑起蜀國內戰,那該方就會一敗塗地,而另一方則徹底掌控蜀國。
陳平自然不會讓劉裕如意,相較於挑起內戰,沒有任何勝算的輸掉,他寧願被劉裕蠶食,畢竟這還有一個過程,或許在這個過程中,他還能想到其他辦法破解也說不定呢?
陳平也是費勁了口舌,才安撫好群情激奮的蜀王黨眾將,讓他們以大局為重,配合政策進行裁軍。
劉裕其實更希望蜀王黨反抗裁軍,這樣他就能光明正大的掌控蜀國,但陳平不上當他也沒辦法,畢竟他也不想背上主動挑起內鬥的罵名。
不過劉裕也沒有吃虧,反而佔了大便宜,只是掌控蜀國的時間,又要往後推遲了而已。
劉裕不著急,他還等得起。
秦、魏、宋、明、吳、楚、蜀七國都準備裁軍,唯獨只有隋唐兩國不敢裁軍。
唐國之所以不敢裁軍,是因為秦軍就駐紮在關中,唐國本就沒什麼安全感,現有的兵力都覺得不夠用,若是還裁軍的話,那不是在找死嘛。
隋國倒不是因為秦軍的威脅才沒有裁軍,畢竟隋軍在涼州才是真正的霸主,哪怕是涼州秦軍也只能自保而已。
隋國之所以不裁軍,則是因為隋軍有了新的擴張方向,楊廣準備出兵攻打西域各國,畢竟開疆拓土才是發展最快的方式。
各國之中,唯有隋國還能對外擴張,而且西域各國的實力並不算強,嘴邊的肥肉楊廣沒有理由不吃。
隋都,大興城,隋王府內。
隋王楊廣正和手下眾文武,正在商議出兵西域的事宜。
楊廣將隋國的都城設在了金城郡,並將原治所允吾縣改名為大興城,取意為隋國必將大興之意,由此也足矣看出楊廣的野心。
隋國文武同樣分為兩列,左方是以楊素為首的武將陣營,包括伍雲召、史萬歲、李煥章、高歡、高昂、高長恭、竇泰、賀若弼、靳歙、司馬欣、董翳等眾多大將。
右方則是以高熲為首的文臣陣營,擁有成公英、獨孤信、獨孤策、祖珽、西門豹、費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