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孫堅心生芥蒂,秦昊還給了孫堅一個承諾,只要他可以擊殺洪秀全,或是擊殺袁術的話,則必定封他為國公。
無論是洪秀全還是袁術,對朝廷來說都是一大叛逆,而有擊殺他們的功勞傍身的話,孫堅封公自然也就合乎情理了,那時秦昊自然不會吝嗇一個吳公的爵位。
孫堅也知道自己封公根本就立不住腳,主動請封也有隻是試一試罷了,雖沒能得到吳公之位,但也得到了四徵之一的徵南大將軍,今後統治江南之地也佔據了法理,孫堅自然也已經滿足了。
秦昊拒絕了韓馥、孫堅的封公請求,也是讓天下諸侯明白,朝廷的爵位不是大白菜,趙匡胤只是一個特例,想要獲得好處就必須要有所付出才行。
秦昊封曹操、劉徹、公孫軒轅,以及袁紹四人為公,都是有理有據的,拒絕韓馥和孫堅也同樣有理有據,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經過這次封公之舉後,秦昊所代表的洛陽朝廷權威更甚,不過朝廷的權威卻得到了鞏固,但大漢皇權卻進一步得到了衝擊。
至此,天下間除了有三大陣營之外,同樣也進入了四帝七王六國公的新時代。
四帝:漢帝劉協、明帝張勝、元帝拖雷、清帝努爾哈赤
七王:唐王李世民、隋王楊廣、蜀王劉季、齊王朱天蓬、天王洪秀全、成都王劉裕、南蠻王蚩尤
六國公:秦公秦昊、宋公趙匡胤、魏公曹操、趙公袁紹、燕公劉徹、遼公公孫軒轅
除了四帝七王六國公之外,天下間還有六大國侯,以及三大郡諸。
六國侯:楚侯劉秀、吳侯孫堅、韓侯韓馥、梁侯宋江、鄂侯黃祖、豫侯袁術
三郡侯:金城侯韓遂、武威侯馬騰、交趾侯士燮
從三十六諸侯群雄討董,到如今四帝七王六國公的時代,僅僅不過三四年的時間裡,天下諸侯就少了大一半。
董卓、李淵、楊堅、王世充、張士誠、陳友諒、鐵木真、黃巢……等等,無數英傑隕落,又有許多新的英傑登場。
你方唱罷我登場,實在是好不精彩。
可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罷了,更為激烈的兼併戰爭即將到來,而開啟它的人則正是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