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0章:徵倭之議,建造海船
嬴昊之所以準備征討東瀛,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倭國實在是太囂張了。
之前倭寇入侵東部沿海地區,確實和織田信長沒多大關係,畢竟德川上杉等勢力才是罪魁禍首,可是幽州大戰確實織田信長主動介入的,並且還幫助滿清在遼東海域牽制秦國水軍。
這次可沒有人逼織田信長,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那自然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嬴昊本來準備一統中原之後,在派出水軍去征討東瀛,正好也可以用倭島來練兵,卻不想倭國屢屢挑釁還不知收斂,竟還敢出動來參加嬴昊的登基大典。
不請自來勢力使者其實有不少,比如吐蕃、王莽、南洋等勢力,大秦並沒有邀請他們來觀禮,但他們還是來了。
只是這些勢力並不是敵人,來了也就算了,而已經和大秦開戰過的東瀛,竟然還厚著臉皮來觀禮,這就有些噁心人了。
除了東瀛太囂張之外的第二個原因嘛,則是嬴昊覺得現在徵倭要更加容易。
織田信長成為天皇之後,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在效仿嬴昊,並且中原諸侯那裡獲得了大量的新技術,所以如今的東瀛發展速度非常快。
要是在給織田信長几年時間,任他就這麼發展下去的話,等東瀛吃透了中原的鍛造技術後,並且完成全軍換裝的話,軍隊的戰力必定會大幅度增長,到時候徵倭的難度也就更大了。
基於這兩點,嬴昊決定提前對東瀛動手,並且越早征討倭國越好。
隨著造船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大秦已經能夠造出跨海的帆船,這點在青州和幽州的兩場大戰中已經充分證明了。
目前大秦完全擁有跨海作戰的能力,自然不能讓東瀛繼續這麼蹦躂下去,威脅要消滅在萌芽狀態。
倭國顯然也並是軟柿子,全國有五百多萬人口,總兵力也有四五十萬,哪怕倭軍的戰鬥力還很弱,裝備也差,可想要將其滅國的話也依舊不容易。
單靠秦國一國之力的徵倭的話,很容易就會陷入戰爭泥潭,所以嬴昊才準備拉著魏宋吳三個小弟一起上。
說服魏宋吳三國一起徵倭,既能共同分擔戰爭消耗,以降低自身的傷亡,又能借倭國之手削弱三國,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嬴昊也不是要立刻徵倭,起碼也要休整個一年半載,等國力恢復一些後在出兵。
而在休整期間,大秦可以先發展一下水軍,打造更多的跨海帆船,用以進行戰前的準備。
曹操、趙匡胤、孫堅三人,聽到嬴昊徵倭的提議,以及理由之後,都不禁陷入了沉默當中。
單靠民族大義,以及仇恨,是不可能吸引他們,出兵共同徵倭的,所以嬴昊則從利益方面出發,誘使魏宋吳三國好秦國一同出兵。
當嬴昊告訴曹操等人,東瀛有大量的金礦銀礦後,趙匡胤和孫堅倒還好,曹操則是直接眼睛都直了。
很顯然,魏國的財政壓力很大,過慣了苦日子的曹操,不想放過任何能夠撈錢的機會。
“可倭國畢竟是個擁有五百多萬人口的大國,而倭人有尚武成風,想要征服東瀛恐怕並不容易啊,而且我等東瀛幾乎一無所知。”趙匡胤說道。
倭寇入侵的時候,宋國還是個內陸過,並未佔領江淮之地,沒有過切膚之痛的趙匡胤,對倭寇的態度自然不像孫堅那麼痛恨,所以在看待徵倭方面也非常理智。
聽到此言,曹操和孫堅也都反應過來。
是啊,東瀛有五百多五萬人口,比他們三國的人口都多,這要是出兵徵倭的話,要出動多少兵力?又要付出多少傷亡?
一時間兩人心中都有些打退堂鼓了。
嬴昊卻淡然一笑,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