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所趨,已非他們所能阻止,所以臉上的灰敗之色更甚。
科舉制早就已經出現,是由隋王楊廣第一個提出,並且已推行了數年之久,為地處涼州的苦寒隋國,爭取到了不少寒門出生的有才之士,解決了隋國官員數量質量皆不足的窘境。
曹操見科舉制效果這麼好,於是也效仿隋國,在本國推行了科舉制,同樣大獲成功。
有了隋魏這兩個成功案例,按理來說,各國應該紛紛效仿才對,採用更加先進的科舉制度才是,可現實卻是至今也只有三個國家在實施科舉。
只有朱棣的明國成了第三個成功實施科舉制的勢力。
難道包括嬴昊在內的各國君主集體眼瞎,都看不到科舉制所帶來的好處嗎?
自然不是,而是推行科舉的阻力太大了。
科舉制一旦推行,也就意味著世家大族,將失去官員選拔的主導地位,這等於是挖世家大族的根。
世家大族們絕不會接受,於是紛紛處力阻撓,一旦強行推行只會讓國家陷入動盪。
隋魏明能都成功推行科舉制,是因為本國的世家力量,已經虛弱到近乎沒有的地步。
沒有阻力,推行起科舉制度來,自然也就容易了。
但秦唐蜀楚吳吳國不一樣,尤其是大秦。
大秦雖重用寒門子弟,但也用世家子弟,世家的數量也是最多的一國。
哪怕嬴昊已經推行了土地改革,並且剝奪了世傢俬兵,先後數次狠狠的削弱了世家,可秦國世家也依舊擁有著不小的能量,起碼還未成長起來的寒門無法抵擋。
這些世家不會也不敢造嬴昊反,可他們也沒有違法,只是全力反對科舉制而已。
嬴昊總不能因為他們反對,就把這些人全都殺光吧?
那不成了暴君了嘛。
也正是因為如此,嬴昊才拖到了現在,沒有強行推行科舉制。
他在等待,等待著在大秦的朝堂之上,寒門的力量超越世家的那一天,在順水推舟,沒有絲毫波瀾的將科舉制推行下去。
治大國如烹小鮮,當如是也,而如今這一天也終於到來了。
大秦的寒門力量終於超越了世家,並用自己的力量擊敗世家,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天下寒門子弟爭取到了出仕為官的機會。
嬴昊親眼見證了這一全過程,併發自內心的為寒門官員們自豪,對於他來說推行科舉制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但若是由寒門來主導的話,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堪稱劃時代也毫不為過。
寒門如今已取得了大勢,用口水罵服了世家官員,之後自然沒有任何波瀾了。
在戲志才講述了科舉制選拔官員的好處後,嬴昊當著百官的面直接拍板,宣佈即日起大秦將廢除察舉實施科舉。
大秦擁有著最大的領地,以及最多的人口,雖不是第一個實施科舉的國家,可一旦實施定是獲利最大的一國。
自此,大秦也進入轟轟烈烈的大發展時代,修法、裁軍、推行科舉等等重大要政策同步進行。
“號外,號外,帝國將推行科舉制,但凡大秦國民一視同仁,皆有資格報名參加。”
報紙業的興起後,就誕生了報童這個職業。
當報童將一紛紛印有帝國最新政策的報紙賣出後,大秦即將採取科舉考試的訊息,也如同颶風一般飛速傳遍了天下。
大秦各州郡的寒門子弟,得知帝國終於要實施科舉制了,紛紛喜極而泣,激動的出門當街高呼陛下萬歲,並爭相奔走將這個好訊息告訴同窗。
隋魏明三國雖實施了科舉制,給了寒門子弟一個新的出仕渠道,但並不是所有寒門子弟都有勇氣捨棄一切,豁出命來前往這三國參加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