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東京方面得知訊息過後,卻是不以理會,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德璀琳是一個德國人,並不是中國人。
所以讓他來是不行的。
於是這個“德國人”便被日本給拒之門外了,第一次遣使求和也失敗了……
第一次求和雖然說失敗了,但是畢竟不能就此作罷了。
清政府隨機便商量辦法,看看能不能讓其他的列強說說說情……
這左找找關係,右說說情,最終日本還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十一月一日。
日本給美國駐日公使譚恩電文,其中是這麼說的“清政府以及美國代表提出停戰條件我們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從目前情況來看,清政府所提出的條件和所派遣的談判人員是根本沒有絲毫誠意的”。
“若是哦清政府是真的想要停戰希望和平的話,那可以任命有著正當資格的全權委員!我國屆時將會與全權委員談判停戰的條件”。
日本所發出的這一道電文其實非常有說法,因為它之中提到的是要清政府派出來具有全權資格的委員來談判。
要知道要是談判的大員要是具備全權資格的話,那他就是能夠不經過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允許就能答應日本所以出來的任何條件。
包括賠償金和割地……
所以說日本的電文之中充斥著欺詐,他們要求全權委員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
駐日公使譚恩將日本的意思發電給了北京。
清政府在得知日本的意圖之後開始忙著外交工作,他們不斷的努力想要知道日本在“談判”中到底想要獲得些什麼好處?
只有知道了它們到底想要什麼,清政府才能更好的做出對策。
可是一番努力過後,清政府還是放棄了,因為現在的日本閉口不提談判中的事情,現在根本沒有辦法從他們口中翹出來任何話。
十一月六日。
這一天日本政府又給譚恩大使發電,日本,日本聲稱“這一次選擇要停戰的是清政府而不是日本,所以我們要再一次表明立場。若是清王朝若是不派出具有全權資格的官員來談判的話,那麼日本是一定不會同意停戰的!”
所以說,國家戰敗那麼在談判桌上定然是被吃肉喝血的物件,要是弱小的話那麼你沒有任何資格去提出來要求。
日本就是這樣,戰場上的勝利給他們提供了最為強大有力的底氣,所以在面對清政府的時候才會那麼的強硬。
只要是清政府不同意,那麼就不談判,就開打!
日本就是拿武力來威脅清政府,可是也沒辦法清政府現在就吃這一套。
十一月七日。
電文傳到北京城後,光緒帝在儀鑾殿召見恭親王和張蔭桓來商量對策。
誰是對策其實也就是研究到底是派誰前往日本去談判!
可是派誰去談判哪裡能是他們三個能夠決定的呢,於是恭親王便建議第二天喊來軍機大臣一起來商討。
光緒皇帝欣然應允!
於是第二天,十一月八日。
恭親王喊來了諸多大臣如翁同龢,李鴻藻、孫毓汶、徐用儀等,以及張蔭桓來到了儀鑾殿去找光緒帝商討派人前往日本談判的具體問題。
可是正當光緒皇帝和諸位大臣商討的時候,突然太監來報,說是慈禧太后也召見諸位大臣。
於是這些大臣們只好馬不停蹄的趕往體和殿。
進入殿內,慈禧太后就板著一張臉,然後就開門見山的說起來了日本要求派人去和談的事情。
慈禧太后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但是想表示的就一個意思那就是一定要和談成功。
為了彰顯自己要和談的決心,慈禧太后直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