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全副武裝(1 / 3)

大校場上,人群中嘈雜的聲音漸漸安靜了下來,顯然,眾人都被新式火銃巨大的威力所震驚。高衡對士兵們道:“這支火銃叫四四式,按照西洋紀年來命名,也算是表彰卜彌格和南懷仁等西洋傳教士的功績。以後只要是興華製造局生產出來的新式武器,一律以此規律來命名。”

高衡將火銃放回了托盤,又拿起一杆手銃道:“有了新式的火銃,製造局又生產了新式的手銃,這些武器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全部換裝全軍。”

實際上,手銃相對於步銃來說,生產要簡單很多,主要是銃管的生產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原因很簡單,鑽頭的行程縮短了很多,在同等時間下,能鑽出更多的手銃銃管。

四四式手銃,高衡也試驗過了,射程超過三十步,在五十步以內對無甲目標仍具有殺傷力。在十步的距離上擁有極高的破甲能力,但凡是十步以內,就算是三層重甲,也是一樣破開。

所以,綜合考慮,高衡決定先讓製造局生產一批手銃裝備給全軍將士,手銃的生產比較迅速。目前製造局的火銃工坊已經應用了蒸汽機,但只有一臺,所對應的生產線也只有一條。這種生產線的效能,卜彌格經過測算,在不出故障的情況下,一天可以生產一支步銃或者兩支手銃。

按照高衡的設想,以後最少要鋪設十條線同時生產,這樣工坊一個月就能產出三百支步銃,但這還遠遠不夠。目前,流水線生產對於興華製造局來說有兩個瓶頸,一是各道工序生產速度不匹配,比如生產銃管很快,但是銃機制造很慢,即便是生產出十根銃管,但卻只有一個銃機,依然只能裝配一杆火銃。

解決這個問題,製造局目前只能用笨辦法,蒸汽機應用在鑽管上了,只要放兩個工匠看著機器就行。剩下的人集中起來全力以赴生產銃機,把銃機的數量提上來。但這終究不是解決方案,唯一的辦法就是投入更多的蒸汽機生產線,將其應用到銃機的生產中。包括衝壓、拉彎、打磨等等工序,將銃機的產量和銃管匹配起來。

另一個方面就是提供動力源的蒸汽機,高衡也明白,現在的蒸汽機只是原始型號,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宋應星已經在加緊研製更好更成熟的型號,如果蒸汽機技術能進步一些,產量還會進一步提高。

高衡要求也不高,至少工坊要保證一個月一千杆火銃的產量。這樣,一年之內,才能完成所有士兵的換裝。高衡展示了新式火銃和手銃,引起了士兵們的陣陣歡呼,作為戰士,最重要的就是有趁手的兵器,這也是士兵們在戰場上的信心來源。現在,製造局有了如此神兵利器,興華軍的戰鬥力將會大幅提升,這是事關戰士們性命的事情,怎能不振奮人心。

在高衡的要求下,火銃工坊利用這一條生產線,集中力量優先生產手銃,先提供給騎兵和哨探隊的精銳使用,務必保證每個人都能有兩杆手銃,這樣在戰場上,騎兵就有了遠端打擊的能力,兩杆手銃相當於騎兵可以連發兩箭,只要命中目標,憑藉四四式手銃的威力,可以使對方立刻喪失戰鬥力。

只不過目前的產能還比較低,一條線一個月只能生產六十支,高衡讓宋應星一邊研究新型號的同時,將老型號先量產幾臺,組裝幾條簡易的生產線。原先的火銃工匠們由程平統一率領,也別閒著,人工加上機械,一起上,把手銃的產能先提上來。爭取半年之內,給全部騎兵換裝。

除了火銃之外,孫氏兄弟研究的鐵模法鑄炮也取得了新的進展。製造局內部形成了一種競爭比賽的氛圍,火炮工坊和火銃工坊暗自較勁,西洋人取得進展,華夏人自認為智商和動手能力並不比西洋人差,自然要迎頭趕上。幾乎是前後腳,當卜彌格和南懷仁的新銃搞出來的時候,鐵模法也取得了初步成功。

孫氏兄弟用鐵模法鑄造了一門中型火炮,該炮以大將軍炮為原型,鑄造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