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颶風營救》在戛納參加展映後,受到了遠超劇組想象的強烈反響,世界各大電影公司紛紛揮舞著大把的鈔票想要將電影的全部海外版權收入囊中。
這其中尤其以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手最為闊綽。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有意買下《颶風營救》在北美、歐洲等全部海外版權,包括dVd和家庭錄影帶製品,出價2500萬美元!
電影總的製作成本也才6000多萬人民幣,現在電影還未上映,只賣海外版權就已經收回250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2個億,如此巨大的成功讓所有參與《颶風營救》的人都興奮不已。
相比之下程龍報以更高期待的《神話》的市場反應就非常平庸,外商出價甚至還不到《颶風營救》的一半。
不過整體上程龍還是非常興奮的,畢竟《颶風營救》也是他的電影。
而程龍今天之所以打電話給李沐,除了要向通知這個喜訊外,其實還有另外的一層用意。
就是這次他不想再走以往的一次性賣出海外版權的慣例,而是想走目前國際通行的文化產品發行的“收益分成”模式,即製作商與發行商按照事前預定的比例,根據影片的實際票房收入,分成提取各自收益。
但問題是這次外商給的實在是太多,多到任何人都不能輕易拒絕他們。
分成模式,收益固然可能很高,但同時也存在巨大的風險,影片上映後到底能賣多少票房,沒人能說的準。
而如果選擇一次性賣斷模式,則2500萬美元直接落袋為安。
從理性上來說,當然要選2500萬美元,但程龍還是想聽聽李沐的意見。
李沐想了想後說道:“2500萬美元買北美和部分歐洲國家市場的所有版權,很合適。外國公司這次的出價非常大方,同樣範圍內的版權權益,張一謀大火的《英雄》也才賣了2000萬美元左右,我認為可以接受。”
李沐對《颶風營救》電影是有信心的,但他對外國公司沒信心。
這個世界不是你簽了合同,人家就一定會按照合同來的,李沐完全有理由相信,外國公司絕對幹得出來一方面票房大爆,另一方面又讓你分不到錢的事來。
所以2500萬美元把北美和部分歐洲的版權賣掉,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程龍聽後稍稍有些失望,但李沐的話他也認可。從理性上來說,確實應該選擇2500萬,但是……
不過最後程龍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個問題。
“如果《颶風營救》是你自己的電影,你一個人就能做主,你會如何選擇?”
李沐想了想道:“如果這是我一個人的電影,我想我會選分成吧。”
程龍聽後說道:“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