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
自孫策傷病英年早逝後,孫權繼承父兄基業,登臨吳侯之位,統領江東六郡。
孫權年少繼位,尊重孫策臨終前的遺訓。內事依靠張昭等文臣輔佐,外事由周瑜統帥軍務。安全,雖然年輕,但卻知人善任。不但倚重一眾老臣,更加發掘了魯肅等一批文武人才。
孫權雖然年輕,但在即位以來逐漸在臣屬中樹立了一定威望。其知人善任,也讓孫氏在江東的基業更加穩固。而孫權並不滿足於此,他繼承父兄基業,在外人眼中仍是坐享其成。
他不但要鞏固父兄創下的基業,更想要建立屬於他的功業。
“列位,孤召爾等前來,是為商議軍機大事。”
議政殿上,孫權端坐首位,碧眼紫髯,顯出一番別樣的英氣。
江東文武分列於兩側,歷經三世之後,孫氏在江東根基日益深厚,人才濟濟。
文臣之中的張昭聞言起身,向孫權作揖。“既是軍機大事,當要用兵,不知主公想要對何處用兵?”
“自然是江夏!”孫權目標明確。
“江夏黃祖與我有家仇,此仇必報,且江夏之地對我江東甚為重要,兄長在世之時也曾率兵攻打,然未能攻克,以至於今日禍患甚大。”
“總而言之,無論於情於理,對江夏用兵勢在必行!”孫權正聲道。
“到時,孤將親自領兵前往!”孫權特意補充道。
在孫權看來父兄沒有做到的事情,他若能做到,便能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威望,開拓基業。更能證明江東在他的治理下,實力已經進一步發展。
孫權眼中勢在必行,且把握十足的事情落在文武群臣耳中,卻是意見不一,群臣之中多有議論之聲。
孫權目光微沉,眉頭隱隱蹙起。
“主公”張昭此時言道,“主公所言確實在理,於私,黃祖曾奉劉表之命伏殺老主公,與主公有家仇。於公,江夏地處長江上游,控長江水脈,使我長江天險蕩然無存。攻取江夏能夠拱衛我江東之安全。”
“只是”張昭語氣一頓,“黃祖盤踞江夏多年,佔盡天時地利,實力強大,且背靠荊州劉表。黃祖畢竟同屬於劉表麾下,主公若進攻江夏劉表必不會坐視不管。”
“若,同時與黃祖劉表交戰,恐怕力有不逮!此時戰機不明,或可暫做等待觀望。”張昭憂慮道。
對於張昭的反對,孫權雖然並沒有明顯的露出不滿,但向張昭的目光中已有不快之色。
張昭是江東文臣之首,他一出聲自然有人出聲應和。
“主公,臣也以為此時進攻江夏不妥。”文臣言道。
“先主公進攻江夏雖有得勝,但依舊未能攻下江夏,滅掉黃祖。主公之前也曾派兵進攻江夏,可卻無功而返。依臣看來進攻江夏雖然重要,但不必時時掛心,勞民傷財!”文臣怕孫權不聽教訓,還把之前孫權進攻江夏無功而返的事列舉了出來。
可事與願違,沒有像文臣所預想的一樣孫權從他的話中吸取到教訓,反而是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了。
勸諫歸勸諫,你把之前的那檔子事抖出來幹什麼?什麼意思?
孫權目光陰沉,之前他就是大張旗鼓的起兵進攻江夏,在他的設想之中,大軍直逼江夏,攻城掠地,建功立業。就此威震荊襄,開展雄圖霸業。誰能想到他剛信心滿滿的行軍到中途,卻突然接到訊息,山越部族叛亂,危及地方。這一突然情況的發生讓他不得不放棄進攻江夏的計劃,原本進攻江夏的大軍只能原路折返。
他本來是去進攻江夏的,可誰能想到山越會突然叛亂!如果山越不叛亂,他會無功而返?
孫權自信不會。
“今時不可與往日同語。”孫權沉聲說道。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