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平平無奇的一年。
自建安十七年末,劉備與曹操浩浩蕩蕩的洛陽之戰落下帷幕後。在董卓之亂後,天下難得的獲得了兩年的平靜。
兩年的時間裡,除了建安十八年,劉備陣營,諸葛亮率軍南下平定益州南部四郡,打了一小仗外。曹劉孫三方,沒有再發生任何稱得上規模的戰鬥。
三方都在爭分奪秒的抹平著戰爭留下的傷痕,恢復著元氣。
曹操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在中原各州抓緊整軍練武,恢復大軍戰力。
促進中原各州民生,生產力發展。進一步鞏固統治根基,樹立曹氏威望。
劉備以漢中為中心,統攝荊州,益州,關中,涼州之地。
不斷輕徭薄賦,推行仁政。他治下的百姓很快的從戰爭的創傷中安定下來,投入生產發展。
荊州,益州本就是富庶之地,土地肥沃,人口富足。
益州之地以一己之力,支援了劉備在前幾年的一系列大戰。
天下之腹的荊州,幾經戰火,在戰火停歇之後,仍能提供龐大的錢糧軍需。
戰火平息的兩年時間裡,荊州益州為劉備勢力發展提供了絕大部分的助力。
關中和涼州這等飽受戰火摧殘和貧瘠之地,生產也逐步發展。為劉備的發展錦上添花。
曹操在整軍練武,劉備也在軍備上沒有閒著。
按照諸葛亮的預計,兩年的時間裡,劉備擴充兵馬近二十萬。兵力儼然增長到了四十餘萬。
分佈於各大將軍手中,戰力逐步累積!
曹劉孫三方,三足鼎立。
相比於曹操,劉備的蓬勃發展,困守於江東的孫權,在這兩年時間裡倒是不溫不火。
比較值得一提,或者說奇特的事。
兩年前,孫權突然越級提拔了一名無名小將,令其駐軍丹陽。
此人名為,陸遜!
吳縣,孫權王府!
身著戰甲的陸遜,在王府侍從的引領下,一路穿行於王府之中,前往面見孫權。
“末將陸遜參見大王!”
在議事大堂內,陸遜終於見到了孫權。
孫權見陸遜到了,欣然起身相迎。
“伯言不必多禮”
陸遜起身,“謝大王。”
“伯言不必如此,直稱主公即可。”孫權對陸遜很是親和。
陸遜眼底情緒莫名,“謝主公!”
“嗯”孫權對此很滿意。
“伯言,兩年前我擢升你為平戎將軍,令你駐軍丹陽,你可明白?”
孫權眼含深意的看著陸遜。
陸遜躬身回答:“末將明白。”
“主公越級提拔末將,並令末將駐軍丹陽,是為招募壯士,訓練步騎。”
“其中深意,是為我東吳積蓄陸戰力量。”
孫權對陸遜的回答很是滿意。
“我東吳水軍天下無敵!”
“可步軍陸戰嘛”孫權語氣一頓。
“在荊州之戰中孤便發現了,我東吳步軍戰力難堪一用。”
“我東吳日後無論是西進荊州,還是北上中原,都要以步騎野戰為主。”
“我水軍雖強,難以適用於攻城野戰。所以孤才命你去招募壯士,訓練步騎。”
孫權看向陸遜,“孤現在問你,這兩年來你成果如何?你手中的步騎可否用於一戰?”
陸遜抱拳:“啟稟主公,末將奉命以來,在丹陽招募壯士。兩年時間裡,練成一萬鐵騎,一萬步甲。”
“隨時聽候主公調遣。”
“好!”
孫權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看向陸遜的目光中,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