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與李奶奶巡禮般,散步到真真的灶臺前,正好看到最後一盤顏色淡雅的大煮乾絲,直言不諱:「女娃子是南方來的吧,咱們這頭不好吃淡口要辣子才過癮。」
剛剛在遲勝那邊嘗了一根蔥燒海參還餘味在嘴中,他本想溜達來看看這個灶頭的新意,見了豆乾細絲直搖頭,李奶奶白了他一眼,趕忙將他拉到鏡頭外。
好在真真沒有被影響,接過周樂遞來的梭子蟹塊,起油鍋,沾乾粉,利落地將梭子蟹的切面懟入油中烹炸,蟹炒年糕有燜煮這一環,以油封口才好將蟹肉鎖在殼內。
撈出炸好的螃蟹,鍋中留餘油,下薑絲、白蔥段,爆香後重新倒入螃蟹,以老抽、生抽、白糖、花雕酒調味,加入少量清水微微咕嚕著。
家常菜的簡單之處在於,刀法、火候都沒有嚴格要求,只要食材夠好,技法保持在差不多的水準就能很好吃。等梭子蟹半熟,下入切片年糕,湯汁會因為年糕稀釋出來的澱粉質變得濃稠,煮到年糕柔軟,與蟹塊一起裹滿醬汁,撒點青蔥段翻勻出鍋。
真真的每樣菜都是分兩鍋完成,這頭盛盤,周樂那頭接力洗鍋,終於趕在下午五點,完成三道菜,二十四份的菜量。
村頭村尾響起廣播喇叭,歡鬧歌曲聲中提醒老人赴宴。大年十四,村中年輕勞力都已返城工作,所以節目組原本統計的兩桌孤寡老人,在節前改為定為八桌,請村中所有老人攜留守小孩一起用餐,即使是全村所有,也只有七十多人。
臨時餐廳設在辦喜事的巨大堂廳,村委安排了幾個老當益壯的老大爺協助端菜,很快將所有菜餚擺齊上桌。無需多餘的致辭感謝,老人們帶著小孩來到餐廳,找著座位就可以開動。
幾位主廚與幫廚,作為綜藝主角之一,與幾位老大爺老太太坐在一桌。真真落座後往隔壁桌望了一眼,已經有好酒的老大爺默默掏出自家酒壺,各式各樣的塑膠瓶、玻璃瓶、甚至還有外形精緻鋁壺,倒進小杯裡,未吃菜先哥倆好上幾杯。
綜藝節目不易提倡飲酒,尤其是款待老人的宴席,但禁不住他們自帶酒水,豪放的西京,連老太太也愛喝上幾口。
果不其然,同桌的老太太從棉襖口袋裡掏出一瓶五百毫升裝的高粱酒,斟進小杯,推到幾位廚師面前,敬上酒,「好菜不能沒有酒,謝謝幾個娃子的款待啦。」
老太太仰頭痛飲,同桌的王大爺不甘示弱,一口飲盡,「七嬸放開喝,我兜裡還帶了兩瓶。」說著他從軍裝口袋掏出兩瓶褐色藥酒擺上桌。
「我不愛喝藥味。」七嬸嫌棄地瞅了眼,端起高粱酒瓶又倒了杯。
直播間彈幕:
「大爺大奶奶們別喝啦快幫我嘗嘗味」
「對,快去夾一箸軟兜告訴我啥滋味」
「海參!幫我吃一口蔥燒海參!」
「吃大煮乾絲吧淡口先來!」
「你看那郵亭鯽魚油光紅亮的多香啊」
「我懷疑這桌是不是在家吃了兩盤花生米」
「一看你們就沒有吃席經驗,吃席要坐小孩席或酒鬼席菜能吃上菜」
王大爺咪了一口蛇酒,似有所悟般往門口看去,問:「能不能上碟花生米?」
三位主廚坐在對面,額間冒出三條黑線,敢情辛苦煮了半天,還抵不上酒精的魅力。真真在七嬸的注視下,嘬了一小口高粱酒,辛辣滋味衝上舌尖,趕緊夾起一箸軟兜,大聲嘀咕:「鱔魚下酒的滋味最好了,一熱頂三鮮!」
七嬸的目光跟著真真動作轉移到菜品上,桌上琳琅滿目熱騰騰的菜餚,看著就十分可口,放下酒杯跟著也夾起軟兜。
真真夾起軟兜,仔細瞧了瞧鱔魚皮身,不破不裂熟得剛好,鱔魚段在筷尖微微向下垂落,調羹盛著軟兜滴落的汁水,被她塞入口中,壓住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