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那真的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投靠物件。畢竟,相比於劉備這樣真正重視邊民需求的,大多數漢朝親善邊民的也只是注意那些部落首領而已。
而劉備在邊地的做法確實是吸引了一大波人氣。更重要的是小榷場,確實是給這些底層牧民一個賺錢求生的機會。
遊牧部落的組織結構與定居者區別很大,牧民的基本組織是牧團,由幾個家庭甚至幾個人組成。
這些牧團逐水草而居,只是為了互相幫助才會形成距離較近的同盟,組成部落。而部落和牧團之間的關係也並不特別緊密,大多數只是互相通婚等等。
畢竟,草原不是漢地。農耕可以讓一片土地產出足夠一群人生活的糧食,人們可以以數百人為單位的村莊生活。而牧草生長的數量很少決定了,牧團規模太大,就沒有辦法得到足夠的牧草。
所以,牧團規模無論如何不會很大。這造就了草原民族與眾不同的文化。包括對孝概念,以及親概念的不那麼重視。畢竟,在草原上能夠給予你最關鍵幫助的,絕不是遠在天邊的親戚,而是同一個牧團裡的兄弟。
他們不忠於血統,不忠於地位,讓他們成為了優秀的傭兵。但是,這種文化同樣讓他們更難接受劉備軍的信念。
尤其是在他們不得不接受許多原本是牧民的優秀戰士加入以後,這種文化的衝突其實也是若隱若現的存在於隊伍之中。
這件事情,隨著劉備軍規模的擴張,以及一次又一次取得戰鬥的勝利變得更加的明顯。
相比於幽州遊俠兒,他們對劉備向來是敬佩有加,也願意追隨關張黃三位曲軍侯建功立業。他們背後的動機,還是希望建立一番事業,聚焦於功勞和賞賜。
但是對於許多牧民出身的新兵,對於劉備他們是崇拜,拜偶像那種崇拜,劉備讓他們去死,他們真的可以去犧牲那種。
糟糕的是,他們對各自的領軍將領也有那種崇拜的狀態。關張黃確實都是萬人敵,但是屬下為了這個打群架就太誇張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態度也讓做事情上積極性和態度不一樣,引發新兵和老兵之間的矛盾……
為此,新年之前,劉備把眾將叫到大帳之內共商此事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