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騎著高頭大馬緩緩向著皇宮逼近,就在這時,一位看起來約莫三旬左右的大臣,挺身而出,毫無畏懼地迎於朱棣的馬首之前。與周圍那些臉色蒼白、眼神惶恐的眾人不同,他目光沉穩如淵,神態自若,舉手投足間盡顯一股文人的氣節與風範。
只見他從容地向朱棣行禮拜道:“燕王殿下進京,是先拜謁孝陵?還是想先即位登基?”
這一句話,宛如一道驚雷,在朱棣的心頭炸開,又如醍醐灌頂一般,瞬間點醒了他。朱棣幡然醒悟,如今距離大功告成雖近在咫尺,那期盼多年的皇位彷彿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可自己確實是心急了些。
畢竟,自己是以“靖難”之名起兵,打的是清除朝中奸佞、恢復大明正統的旗號。若是剛進京便迫不及待地逼皇帝退位,那可就真的坐實了他在世人心中反賊的名號,這民心所向,關乎著自己日後能否坐穩江山,萬萬不可輕忽!只有先去拜謁父皇的陵寢,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奉天靖難,是大明名正言順的正統傳承,如此這般,才能獲得大明朝野上下和百姓們的認可和擁戴,才能牢牢地抓住民心,為自己的登基之路鋪就堅實的基石。
朱棣不禁饒有興致地打量起眼前這位大臣,心中暗暗稱讚,開口問道:“你是何人?官居何職?”
“微臣,翰林院編修楊榮!”那大臣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聲音沉穩有力,透著一股毫不畏懼的底氣。
“好一個楊榮,你且退下吧!”朱棣嘴上這般說著,心裡卻已然暗暗記下了楊榮的名字,覺得此人眼光獨到,有膽有識,可堪大用。
朱棣翻身下馬,動作利落而沉穩,他將韁繩遞給身邊的侍從,而後微微皺眉,目光再次掃過跪拜在地的文武百官,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緩緩開口道:
“本王此番進京,只為靖國難,清除朝中奸佞,復我大明朗朗乾坤。如今,大勢已定,爾等當知曉該如何抉擇。”
大臣們聽聞此言,紛紛低下頭去,不敢再多言語,生怕一個不慎觸怒了這位即將掌控天下大權的燕王。
朱棣見狀,也不再理會他們,徑直朝著皇宮走去。 然而,朱棣剛一轉身,便看到皇宮裡面升騰起漫天的火光,那熊熊烈焰肆虐著,吞噬著宮殿的一切,彷彿要將這象徵著大明皇權的所在化為灰燼。
宮中的太監宮女們早已亂作一團,哭喊聲響徹雲霄,在這慌亂與恐懼之中,一時間竟無人去理會那越燒越旺的大火,只能任由它肆意燃燒,無情地舔舐著每一寸宮牆。
等朱棣趕忙派人趕到,奮力撲救,那昔日繁華無比的宮殿,此刻已然淪為一片廢墟,殘垣斷壁在濃煙中顯得格外淒涼,曾經的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都已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烏有,只剩下焦黑的殘骸,無聲地訴說著這場變故的慘烈。
朱棣心急如焚,急忙派人四處搜尋朱允炆的下落。身邊的燕軍將士們聞令而動,迅速在宮中展開了地毯式的搜尋,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每一處可能藏匿之人的地方都被仔細檢視。
良久之後,親兵紀綱匆匆趕來,向朱棣彙報:“啟稟燕王,燕王入京之後,宮中便起了大火,皇帝亦不知所蹤。不過,有人在廢墟之中發現了兩具燒焦的殘骸,看起來應該是一對母子,有人猜測可能是馬皇后和皇子!”
朱棣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眉頭緊緊皺起,沉吟片刻後說道:“知道了,傳令下去,繼續搜尋皇帝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屬下領命!”紀綱抱拳行禮,旋即轉身快步離去,繼續投入到搜尋的任務之中。
朱棣眉頭緊皺,心中煩悶不已,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這個大侄子到最後居然還給他出了這麼一個棘手的難題。
不管朱允炆是活著還是死了,朱棣深知自己一定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