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去和孫清輝等知青道謝。
孫清輝道:“吃過飯我們也去看分家,必定不讓你吃虧。”
他之前聽人家議論姜琳一早帶著去賣孩子,心裡還有些擔心,沒想到姜琳下午就回來。他心裡內疚自己老眼光看人把人想壞了,這會兒自然更加樂意幫忙。
另外一個女知青道:“哎,怎麼沒見著孟依依啊?”
孟依依和姜琳好得兩人跟一個似的,這會兒姜琳鬧起來,孟依依居然不來幫襯?他們都覺得有些奇怪。
一個男知青道:“生產隊頭會兒喊人打糞,大家都嫌髒不愛去,孟依依為了讓同學多休息一下,她自告奮勇去了。”
就有人說孟依依真是一心為大家,最是個樂意助人的。
“她沒來幫姜琳,肯定是不知道,要是知道指定會來的,姜琳你別多想。”有人跟姜琳解釋。
姜琳笑了笑,“我不會多心的,傍晚那會兒我在村口跟她講過的,她肯定是有事。再說了,這不是有大隊幹部主持,有同學們給撐腰,還有什麼好怕的?可真是多謝你們。”
她笑得真誠,沒有半點其他的意思,有人心裡少不得要嘀咕一下,孟依依說和她感情好,看來遇到麻煩也未必真好。
送走知青們,姜琳望著知青點的方向笑了笑。她當然不會說孟依依不好,但是該說的話也要說,別人不是傻子,日久見人心。
當年原主嫁給程如山,老支書給她安排揚紅大隊小學教師的職位,這樣就不必上工,一天還十個工分,逢年過節還有老師補貼。
可孟依依那幾天幹農活累得不像樣,看著倒像要不行了似的。原主就把小學老師的工作讓給孟依依,自己跟著婆婆給大隊做針線活兒。
閆潤芝是地主家的閨女,從小學了一手好繡活。在艱苦樸素的年代,自然沒人敢再用繡花那樣的奢侈品。老支書為給閆潤芝找個既輕快又賺多工分的活兒,就讓她繡革命題材的手帕、旗幟、書包、包袱等等。
這些單品送給縣供銷社,價格不低,不但大隊賺錢,還能給閆潤芝一天十工分,額外補貼一點糧食蔬菜柴火之類的。原主去幫忙,描花樣子、掐花邊等等,也能拿七八個工分。關鍵不用日曬雨淋,又輕快,她自然樂意。
原主雖然為人不算厚道,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但對孟依依是真好。孟依依連她分家都不來幫襯,還指望她幹嘛?
姜琳一點不覺得自己冤枉她。
那邊閆潤芝看著那一大笸籮麥子面和一元寶箢子玉米麵,已經驚訝得說不出什麼來。
兒媳婦真有本事啊,不愧是大城市來的知青,有招兒。
程大寶張著小嘴合不攏,自己都沒意識到。
程小寶看姜琳就是嫲嫲故事裡善良勇敢又聰明的媳婦兒,簡直渾身都發光。
閆潤芝沒什麼文化,可她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故事的主角多半都是樸實的勞動人民,開頭無一例外都是“從前有那麼一家子……三個姑娘或者三個兒子、三個媳婦兒……”基本都是兩個自以為精明的,合夥兒欺負另外一個,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那種。
小孩子們百聽不厭。
程小寶恨不得敲鑼打鼓給他娘助威。
姜琳看他激動得小臉通紅,烏黑的眼睛越發明亮,伸手捏捏他的臉蛋,做了個“噓”的手勢。
程小寶立刻捂住自己的小嘴,只用大眼盯著姜琳笑,表示自己什麼都不說。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姜琳不讓他說什麼,反正只要配合做這個表情就對啦。
程大寶可知道家裡沒那麼多糧食的,這是姜琳格外討來的。他雖然不懂太深奧的東西,但是他知道:她厲害!她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他得找機會和嫲嫲咬咬耳朵。
他扭頭去看閆潤芝,她正張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