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來塊,百多斤的穀子, 以及外加一些七七八八的生活票。
就算加上每次收完糧食發下來的那些口糧,一年到頭去掉吃喝其實真不剩了。甚至有些人家裡,到現在都還欠著隊裡不少糧食和錢。
可像他們這樣的養上一頭豬, 拿到手裡的錢就有好幾百不說, 還能換來一些罕見的工業票。
這工業票村裡是不發的, 只有城裡人才有,而且還得是一定的工作單位裡才發。
村裡很多人家裡的鍋壞了捨不得換隻能找人去修補,除了捨不得錢之外, 還有一定原因就是沒有工業票。
這一頭豬掙這麼多, 要是一年養上三四頭,四五頭呢?
那錢不更多?
反正不管怎麼說, 養豬都比出工要划算的多。而且農活真心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除了下暴雨不用出工,其他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兩相一對比, 誰都知道選什麼了。
更別說謝意在養殖方面,還是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
所以不管是為了目前的兩頭即將生產的母豬, 還是未來長久的打算,這學著怎麼給豬生產都是勢在必得的一件事。
不過這方面,朱嬌娥和謝意想的又有點不一樣。
朱嬌娥想的是,這段時間她想法子打聽打聽,看周圍誰家有母豬,到時候摸好時間過去現場學習。
可謝意想的更遠,關於這些還是不夠的。
他想去買書,買那種專門教養殖的書。
“這有專門教人養豬的書嗎?”朱嬌娥表示疑問。
“肯定會有的!”謝意信誓旦旦的說。
這個還真不是謝意毫無根據的說法。別看他來了這裡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撿起過書本來,可每回謝蘭謝梅兩姐妹學習的時候,他都有多留意了一下。
不得不說,這個地方的知識比他原來的地方要豐富的多。學校裡教得多,教得雜,可同樣的,能學得也多。
他那個地方都能有一些農書,沒道理說這個地方沒有。
可去哪裡買,還真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朱嬌娥讓謝意別急,她改天去縣城賣野物的時候,找那些看起來有知識有文化的老主顧們問一下。
問了好幾家,最後還真問到了關於這方面的訊息。
這人在朱嬌娥這裡買過不少的野物,也是認得好多年的老主顧了,所以人家才願意跟她多說一些。
那人說,“書我還真沒見過這方面的,不過要是想學養豬的話,咱們縣城的麒麟坳有一家養豬場,你倒是想辦法可以過去看看。”
這年頭的豬場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建的,都是集體制,上頭給創辦的。比如說,朱家沖和謝家莊那邊就沒有所謂的豬場。
朱嬌娥得了訊息,自然是歡歡喜喜的先謝過,完了還特上道的多送人一隻斑雞。
一開始人還推遲幾下,可朱嬌娥執意要送,人也就只能收下了。
不過別人也不白得她這一隻斑雞,本來只是顧著這麼些年來熟客和商家的關係才多說上兩句的,後面不知道怎麼的,直接開口說了,“實話說,我家是有親戚在豬場。你要是真想學,我幫你去說一下,看那邊願不願意教你。”
這下朱嬌娥可真的是大喜過望了。不管事情成沒成,這情她都領了。
於是走的時候,又多丟了一隻斑雞放人家家裡。
那人看著被丟在地上的斑雞和生怕他不肯收而拔腿就跑的朱嬌娥,有點無奈,倒還真對這事上了心了。
說實話,這人嘴裡在豬場上班的親戚其實是他的親侄子,還是一個小管事的。因著侄子這份工作,別人缺豬肉什麼的,他家就從來沒缺過。
和朱家搭上線不是為了豬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