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泉城明珠——趵突泉(2 / 3)

海歐給父母講著趵突泉的傳說。

傳說中,趵突泉是由龍王的眼淚所化,那神奇的故事讓父母聽得入神。父親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點頭稱讚。

隨後,一家人坐上小船,沿著泉渠緩緩前行。小船晃晃悠悠,彷彿在時光的長河裡穿梭。

林海歐拿起相機,為父母拍下一張張照片,他說:“爸媽,我要把這些美好的瞬間都記錄下來,以後咱們隨時都能回憶。”

行至一處幽靜的角落,有幾位老人在亭子裡唱曲。那悠揚的曲調在空氣中飄蕩,如絲絲清泉流淌進心田。

林海歐帶著父母過去聆聽,輕聲對他們說:“爸媽,你們也歇歇,聽聽這曲子。這老濟南的韻味啊,都在這聲音裡了。”母親的眼中透著喜悅,父親則跟著節奏輕輕打著拍子。

每一個遊覽過趵突泉的人,哪怕是一次,也會對趵突泉,留下最美最深刻的印象。

趵突泉,北臨濼源堂,西傍觀瀾亭,東架來鶴橋,南有碑刻長廊圍合,幾經變化,形成長方形泉池,東西長30米,南北寬18米,深2.2米。泉水從地下石灰岩溶洞中噴湧而出,水溫一年四季恆定在18c左右,同時泉水湧量較大,泉位組團集中,每天湧出7萬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個出水口,最大噴湧量為16.2萬立方米\/天。正是這三股日夜噴湧的泉水,造就了趵突泉為72名泉之首。

漱玉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李清照紀念堂的南面方向,也屬於趵突泉泉群,其設計者從《世說新語?排調》中的“漱石枕流”提煉出了“漱玉”的叫法。

漱玉泉的泉池長4.8米,寬3.1米,深2米,東、西、北面飾石雕欄杆,池北內壁嵌有“漱玉泉”石刻,為濟南當代書畫家關友聲於1956年書寫。

同時,漱玉泉與李清照有著很大的淵源,李清照有一部詩集叫《漱玉集》,而李清照的故居也被稱為“漱玉堂”。

柳絮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的西側、李清照紀念堂的南面。作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它在《名泉碑》和《七十二泉記》中均有記載。

柳絮泉的池壁使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飾以漢白玉石雕欄杆,而池東欄杆中間則鐫刻著“柳絮泉”三個字。《歷城縣志》中記載:“柳絮泉,在今縣泉東南角,泉沫紛繁,如絮飛舞。”柳絮泉四周垂柳多株,一年四季,泉水常流,常年“泉沫紛繁,如柳絮飛舞”,因此得名“柳絮泉”。

金線泉,位於趵突泉公園的東北方向,兩邊分別是魚展館和尚志堂。

北宋臨淄人王闢之於1094年寫過一本《澠水燕談錄[澠:miǎn]》,其中記載了:“齊州城西張意諫議園亭有金線泉,廣袤丈餘。泉亂髮其下,在注城濠[háo]中,澄清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線紋遠去,或以杖亂之,則線轍不見。水止如故,天陰亦不見……”。

泉池是長方形的,由於泉水流動時有一條飄動的水線波紋,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形似閃閃發光的金線浮於水面上,因此得名“金線泉”。[

湛露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南門內假山北側、白雪樓前,東連石灣泉,金代的《名泉碑》和明代的《七十二名泉詩》均有記載。

在金、明兩代,湛露泉都曾被列為七十二名泉之一。因其泉水清湛、甘香味美而得名。

明代詩人晏璧在《濟南七十二泉詩》中詠湛露泉詩云:“泉如湛露味甘香,入如三焦齒頰涼。通樂古園饒爽氣,厭厭夜飲醉無妨。”

湛露泉的泉池為自然石砌,長、寬各約4米,池深約1.5米。泉名刻在假山北側的石壁上。[

趵突泉公園內的白雪樓,始建於明代,原為明代著名文學家李攀龍修建的藏書處,舊時“濟南十六景”之一的“鮑山白雪”指的便是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