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罕見,我們願意聽從您的指揮!”
項羽也沒有過多謙讓,直接回答說:
“既然各位如此推舉我,那我就不客氣了!各位先回營中靜待,等有戰事時,我自會通知各位。”
於是,各國的將領們紛紛告退。
隨後,趙王歇和趙國丞相張耳也走出城門,來到了項羽的軍營,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項羽這才從座位上站起來迎接他們,並與趙王歇等人分坐在兩旁。趙王歇拱手道謝,項羽也稍微表現出一些謙遜,簡單地交談了幾句。之後,趙王歇和張耳便起身告辭。張耳因為心中還對陳餘懷有怨恨,沒有直接回城,而是先去了陳餘的軍營,責備他在之前危急時刻沒有伸出援手。當張耳再次詢問起張黶和陳澤兩人的情況時,陳餘回答說:
“張黶和陳澤勸我一定要豁出去拼死一戰,但我認為白白犧牲沒有意義。可他們兩人堅持要出戰,於是我就派了五千人隨他們一同前往,結果導致全軍覆沒,兩人都戰死了,這真是太可惜了!”
張耳聽後,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
“恐怕事情不是你說的這樣吧。”
陳餘連忙解釋道:
“我和他們兩人並沒有任何仇怨,我想我也不會暗中加害他們。況且兩將出兵,是眾目睽睽之下的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可以隨意捏造的,請你不要懷疑我說的話。”
雖然張黶和陳澤兩人並不是陳餘親手殺的,但陳餘在這件事上也難辭其咎。陳餘繼續解釋,然而張耳卻始終不肯相信,不停地追問他們是如何戰死的,陳餘為何沒有及時去救援,說個沒完沒了。這讓陳餘不禁動怒,他說道:
“你為什麼如此怨恨我!我情願把將軍的印綬交出來算了!”
說著,他便把印綬解下來,準備遞給張耳。但張耳沒想到陳餘會如此決絕,反倒有些措手不及,不敢輕易接受這個印綬。陳餘把將軍的印綬放在桌子上,然後外出上廁所。這時,張耳的隨從私下裡對張耳說:
“古人有句話,叫做‘上天賜予的東西如果不接受,反而會招致災禍’。現在陳將軍主動把印綬交給你,你如果不接受,恐怕會違背天意,帶來不祥。所以,你何必推辭呢!”
於是,張耳便拿起印綬,佩戴在了自己的身上。等陳餘再次回到房間,看到張耳竟然已經佩戴上了將軍的印綬,他臉上露出了不悅的神色,之後就沒有再多說什麼。接著,他帶著自己親信的幾百名士兵,氣呼呼地離開了,分散居住在黃河邊上的沼澤地帶,靠捕魚打獵來維持生計。關於他後來的事蹟,我們之後再詳細敘述。如果陳餘從此以後不再出山,那他還真算得上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高人。
陳餘離開後,張耳一人身兼將相兩職,他接收了陳餘的部隊,繼續尊奉趙王歇,並帶著他回到信都居住。同時,張耳自己也帶領軍隊跟隨項羽,一同參與攻打秦朝的戰鬥。項羽隨後逼近了章邯的軍隊,而章邯則在棘原堅守營壘,他的部隊還有二十多萬人。項羽又打算指揮軍隊猛烈進攻,但這時老將范增提出了緩戰的建議。他認為應該等待章邯的糧食耗盡,形勢變得窘迫,他們自然會潰敗撤退,這樣可以節省兵力。於是,項羽在漳水的南面安營紮寨,與章邯形成了對峙的局面。而章邯則不敢出戰,只是向咸陽朝廷奏報,詳細陳述了戰敗的情況,請求朝廷定奪。
趙高一個人掌控了所有的權力,他居然把章邯送來的戰報放在一邊,根本不上報給秦二世,所以秦二世對此一無所知。但偏偏有一群宦官和宮女,他們私下裡竊竊私語,互相討論著章邯戰敗的訊息,結果這個訊息不小心被秦二世給聽到了。秦二世把趙高叫進宮來,質問他關於軍事的情況。趙高回答道:
“現在朝廷的兵馬,大多都是由章邯一個人在調配。我雖然身為內相,但無法遠距離了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