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父親也就那樣,但對母親觀感極為複雜,算是怨多於愛,因她實在不算是個合格的母親。
本以為她心性如此,更看重名利而非家庭,可又聽人說堂兄貞吉幼年時養在她膝下,她比貞吉的生母還要溫柔細心,以至於貞吉對她的依戀遠勝他人,哪怕後來隨母去了慶陽,每逢年節也不忘致信問候送禮請安。
後來他總算明白了,他原本也有個好母親,但世道奪走了她。女人本該安於家室,相夫教子,而非拋頭露面,一心撲在公務上。
就因為女人做了皇帝,這才助長了女子為官從軍的歪風,但凡有識之士,就該撥亂反正,還後世清平。
「阿霽的路還很長……我把她託付給你……安徐,你們倆都是好孩子,以後要互相扶持,互相照應。」謝珺的聲氣越來越微弱,崔遲心下哀慟,緊緊握著他的手含淚點頭。
這一年的元日家宴臨時取消,京中忽然人心惶惶。
大將軍府外車水馬龍,文官武將皆光明正大地往來於此,有的想探聽訊息,有的想藉機攀附,更多的人只是跟風。
而通義坊的謝家老宅則門庭冷落,謝青陽剛一回府便命人謝客,連朝服都不及換下,便匆匆去往後堂面見姑母謝梅英。
「叔父軍旅出身,又常年鍛鍊,身板向來硬朗,去歲離京時還神采飛揚,怎麼突然就病入膏肓了?」
「你是怎麼想的?」謝梅英問。
「聽說令儀公主開府後,郡王那邊的臣屬多有怨言,侄兒推測,會不會陛下聽到了什麼風聲,故意使計,想逼出那幫跳樑小丑,好一網打盡。」謝慶陽道。
「天心難測,也不無此種可能。」謝梅英沉吟道:「青陽,你當明白,咱們今日之榮辱,皆繫於陛下一念之間。她推恩於謝家,並非我們對朝廷有何功績,而是想扶植我們,讓你三叔不至於顯得孤立無援。若他真有不測,那我們在洛陽的好日子也……」
「姑母,情勢不至於如此惡劣吧?」謝青陽忍不住叫道。
他如今位列九卿,統率虎賁、羽林二營,皇帝在宮則鎮守京師,皇帝外出則充當禁衛,身份舉足輕重,哪可能完全是仰仗叔父得來的?這讓他覺得既屈辱又憤恨。
「做最壞的打算總沒有錯,趁著你還大權在握,快設法把槐序和素商兩家送出京,讓他們連夜回任地,一刻也不要耽擱。至於幾個姊妹,她們雖姓謝,可都已出嫁,按照本朝律例,當不會受到牽連。」謝梅英有條不紊地盤算著,「等做完這些你就進宮求陛下,無論如何要面見叔父,你們是親叔侄,陛下沒有理由阻止,除非另有隱情。」
謝青陽雖已近不惑之年,但對姑母仍敬重有加,一如幼時,心頭雖有異議,卻還是一一照做了。
阿霽坐在午後斜陽裡,手中捧著卷昏黃的畫軸,淺金色的光芒在陳舊的絹面跳動,晃得她有些眼花。
她忽然想起,去年此時,她正乘肩輿往朱雀坊去,天氣也是這般晴好……
窗外燕語呢喃,驚破了回憶。
她醒過神來,抬眼看向對面。
謝珺倚在隱囊上,以手支額,神思懨懨,時不時抬起眼角,朝窗外瞟去。
阿霽努力藏起心底的惴惴,掀唇一笑,念著扉頁上的題字:「泱泱語:三郎,此吾閒時所繪,別後若念吾,即看。」
謝珺微微一震,總算有了幾分精神,微微偏過頭,做側耳傾聽狀。
阿霽吐了吐舌頭,小聲嘀咕道:「我居然唸了姑母的名諱?」
她小心翼翼地展開幾分,畫面上現出一副墨線勾勒的人物畫,是姑母擅長的寫意風格。
背景是鱗次櫛比的屋宇,中間高脊上站著一個武官打扮的少年,正緊張地去扶旁邊的少女。
「承安二十一年仲夏,記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