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元年的科舉,伴隨著原州和土豆的收穫結束。
聚集在長安的學子們翹首以盼之際,陳昀帶著人在田地裡刨土。
兩千石食用玉米,三千青儲玉米,十萬石土豆,二十石紅薯,五十萬石甜菜,以及南瓜、大白菜、番茄等蔬菜都獲得了大豐收。
這些糧食完全夠陳昀統轄的蕭關道各州,貞觀二年種糧所用。
就在原州迎來大豐收之時,長安傳來捷報,上官儀高中狀元,成為貞觀朝第一個狀元。
原州派出去的還有兩名學子考中進士,一名叫柳賀水,一名叫關之山,都是寒門出身。
關之山甚至出身奴籍,也是第一批受惠於《唐民法》的人。
唐人不得為奴,規定人人都可參加科舉,但必須三代之內畢竟身份清白,沒有被法辦過。
劉仁軌不負眾望考進了軍士科一甲,明士科也中三位,原州一共派出去九位學子,考中七位,可謂成績耀眼。
許敬宗已經去了長安,成為《大唐週報》的總編纂。
貞觀朝第一次科舉成績和取士名單,成為《大唐週報》第一期的內容。
相比於《原州週報》,《大唐週報》更為官方,辭藻也更為華麗一些。
《大唐週報》一經發布,被搶售一空,不得不又加印了萬份。
經過統計,貞觀朝第一次科舉,共取進士九百七十八名,明士九百四十五名,軍士九百六十九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完成一千名的取士目標。
其中來自世家子弟接近六成,雖然李二鳳不斷印書,免費發放。
但時間太短,得到書籍的寒門學子太少,又缺少名師教育,導致寒門學子普遍成績不高。
李二鳳倒是看的很開,萬事開頭難,慢慢發展吧。
進士科起步就是從七品,一般安排的州縣九局所官員。
明士科則要從九品慢慢爬,多屬於縣鄉所處官員。
御史臺、大理寺、百騎省則主要從軍士科取士,明士科中考取法律計程車子也被選中一大批。
將近兩千九百名計程車子,被補充進基層機構,讓各州縣的基礎組織,迅速搭建起來。
原則是本州縣士子,不得在本籍任職,一律外派。
作為狀元的上官儀,被直接任命為起居郎,起點比別人高了好幾個檔次。
劉仁軌進入了大唐軍士院學習,大唐軍士院上個月才成立。
幾十位大將軍在原州學習之後,一致認為很有必要成立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機構。
大唐軍士院就這麼孕育而生,山長就是李二鳳,常務副山長是李靖。
關中各地的集體農莊也獲得了大豐收,完全夠支援起募兵,大唐軍事改革再也有序推進。
大唐天策上將府改為大唐天策元帥府,大元帥就是李二鳳,管理天下兵馬。
軍隊分為軍、師、府、團、營、隊、班,和後世的編制構成差不多。
每班十人,班長一等兵,三個班為一隊,三隊為一營,以此類推。
採取軍銜制,共分為四等十八個軍銜。
將、校、尉、士等,具體沿用大唐目前的軍官名稱。
這些軍銜看的陳昀眼花繚亂,建議簡化,李二鳳和天策元帥府正在研究。
李二鳳帶人搞東搞西,陳昀窩在原州正在給女兒烤紅薯吃。
以前的小火爐被陳昀搞了出來,現在原州制鐵已經很成熟,各種鐵器被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來。
李承乾終於回京去了,李泰和長樂卻被李二鳳留在了原州,當然還有李淵。
老頭子現在最愛圍在爐子邊喝罐罐茶,烤上幾個土豆和紅薯,別有一番滋味。
陳昀暗示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