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德國,慕尼黑大學。
“阿爾伯特,你真的很有這方面的天賦,要不要試著來學習?”
“教授,我早已經不是學生了,而且我也考不上。”王太卡笑著推辭:“不過還是謝謝您的誇獎。”
“沒關係,我可以破例讓你成為我的助手,這樣就可以進入學校了。”老教授熱情的說道:“雖然你完全不是專業出身,但是恰恰是如此,思維上沒有侷限,總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想法,這對心理學來說太重要了。”
王太卡繼續推出:“我們用英語交流,我都很勉強。德語授課,我是真的一句也聽不懂。抱歉。”
“可惜......”老教授十分惋惜,說道:“你知道嘛,現在的科學,不僅僅是心理學,還有更多的基礎科學,像是得了失認症一樣,你知道失認症吧?”
王太卡點點頭:“知道,我認識一個應該的心理學博士,他就有失認症。”
老教授拉著王太卡的手,喋喋不休的說道:“其實人類的科學研究,也早已經得了失認症,大多數時候都太注重細節,反而無法看清整體。這就是現代科學的最大阻礙。雖然社會在進步,但是人類最頂尖的科學,其實已經幾十年都停在原地了。”
“近代物理的奠基人是牛頓,現代物理的奠基人是愛因斯坦,可他們都是多少年之前的人了。但是直到現在,他們的研究成果還放在大學的教案裡被學習,這代表什麼?這代表這麼多年,人類的進步只有一點點,甚至和多年前相比,進步是微不足道的。可控核聚變、夸克材料、量子計算機......這些領域,只要有一個研究成功,整個人類社會都會更上一層樓,最新的技術革命就會出現。但是現在都沒有。你看過《三體》沒有?”
王太卡尷尬的笑了笑:“額,沒有。”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一個被冰凍裡幾百年的科學家甦醒,然後他還可以去大學裡授課。他在課堂上絕望的說,這是人類的悲哀,因為他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人了,現在還能站在大學的客套上,這代表人類的科學完全沒有進步。”
王太卡問道:“這和心理學有關係?”
“心理學,難道不是科學的一種?人們只是注重細節,反而無法看清整體,所以無法進步。”老教授說道:“阿爾伯特,我給你一句忠告,任何的事情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即使是一個荒誕不經的夢,裡面一切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肯定是情有可原。因為人類的思維太狹隘了,根本就想象不到,他們未曾見過的一切。所以能相信的,一定是他們見過。這就是思維侷限,這就是電梯效應。”
“教授,你很喜歡看科幻小說啊。”王太卡笑了。
電梯效應,是由阿西莫夫提出的,關於未來預言侷限性的問題。
人們在構思一些幻想作品的時候,常常運用當代的經驗進行推想,而忽略一些關鍵因素,而這些關鍵因素在後來者看起來,會非常可笑。就像是農民想象不到皇帝的生活,鬧出“金子做的扁擔”這樣的笑料。
出處就是阿西莫夫的《電梯效應》一書:有人幻想了有一座摩天大樓,但是很苦惱如何登樓的問題,於是就開始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當後來電梯發明出來之後,那些想象看起來就很可笑。
這就是後來者。現代人去看古代人做的一些事,覺得很可笑,因為不科學。那麼如果有人從幾百年後穿越到今天,也許會覺得今天的現代人,某些想法也很白痴。這就是思維的時代侷限性。
這個問題太深奧了,涉及的方向太多,但王太卡卻明白了。
王太卡:“侷限性的反義詞就是限定性,也就是說,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結合創造者的思維,就可以找到合適的出場。”
老教授看著王太卡,十分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