饢大如車輪,一點也不誇張。麵餅貼著饢坑壁,在火的盛宴中,歡唱著民歌,興奮得渾身冒氣,汗珠滾滾。這就是庫車的饢。為了實現餵養,它們從不計較存在的形式,不計較歷經的磨難。四千年前的孔雀河畔,饢就宣告了它的誕生。
維吾爾人吃饢時,都要用手接著掉下來的饢渣子,一是伊斯蘭教教規所規定的不能隨便浪費糧食,更不能用腳踐踏糧食,真主會懲罰浪費糧食者。
現有的“饢”大致分為四類:第一類為瓊饢(意為大饢);第二類為秋瓦特饢;第三類為託哈奇饢;第四類為其他類饢。庫車縣委後面的一條街上,打造“庫車大饢一條街”,既滿足了庫車喜歡吃饢的人需求,又可打造一個庫車旅遊的新亮點。
庫車大饢以其大而薄、脆而香的特性而聞名,直徑可達60厘米,被稱為“饢中之王”。庫車大饢原稱為“比加克”饢,其名字源於庫車市伊西哈拉鄉玉斯屯比加克村。因這個村子95%以上的維吾爾族群眾都以做饢為生,該村群眾製作的大如車輪的饢最出名。它的製作特別強調使用饢坑進行烤制,使用杏樹木作為燃料,使得烤製出來的饢具有獨特的香氣。
這種香味焦而不糊,綿綿悠長,沒有那種瘦奇淡靜的清高,也沒有那種沁人心脾的清涼。這不是菜餚的味道。這種香味香而不豔,濃而不烈,既沒有塔里木小山羊燉出的香味渾厚,也沒有三道橋荊芥醃製的香味寡淡。
焦香猶如一個個魚鉤,將我們的腸胃鉤起,將人們的味蕾鉤破,牢牢地掛住了腮幫,勾引著人們向前。
庫車老城的街道邊,金黃的半人多高的饢坑靜靜地挺立在晨光中,無焰的紅柳木炭發著火光。時間的河流中浮浮沉沉著人類的臉龐,但始終沒有沉沒的,是庫車的饢。無論是在庫車的鄉下,還是在宴席上,我們最先看到的,是庫車饢的身影。
那些打饢的人,頭戴潔白的小花帽,身穿土黃色的長袍,跪倒在饢坑之上。他們寬大結實的手掌上,一隻只光潤的麵餅在飛翔。他們虔誠閃亮的目光中,蘊藏著朝陽的能量。
火勢漸漸弱下去,麵餅的身體漸漸脹大起來。它們完成了從麵餅到饢的過程。一個個金色的饢渾身散發著無與倫比的焦香,從饢坑裡脫穎而出,將力量和陽光深深地蘊藏。
大饢城內還有一景——獨庫公路終點,張平安他們紛紛和紀念石碑合影留念。臨離開大饢城,張平安他們自然也是少不了帶點大饢。不過當地人知道自己喜歡吃哪種,到了攤位買好就走,張平安他們就只好憑感覺,買了大囊作為禮品帶給親朋好友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