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學宮,工學院。
枯黃的樹葉落了一地,偶爾一陣淒寒的秋風吹拂過,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
一群工學院的學子們僅著單薄的青衣,像是無懼寒冷般,圍著一張圖紙熱火朝天地討論。
“這所謂的千里鏡難不成真能看到千里之外?”
“諸位可還記得墨聖所言‘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
“自是牢記於心,我觀此圖原理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
“的確如此,若真研製出來,縱使看不到千里之外,百丈之內卻是不難。”
“......”
眾人各抒己見,侃侃而談,每個人無不面露激動之色,一雙雙眼睛中燃起了狂熱的火焰。
他們身為墨家弟子,早已把《墨經》背得滾瓜爛熟。
自然鑽研過墨子在其中提到過的小孔成像原理,甚至不少人都親身實驗過。
墨家之所以能成為與儒家並列的學派,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在攻城器械方面的成就,更是因為他們對萬事萬物規律的追尋。
他們不是木匠、工匠,而是發明家、創新者,他們對真理的追求從不停歇。
眼下,一個繼往聖之絕學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他們怎能不欣喜?怎能不激動?
“諸位我們開始吧,早日研製出千里鏡,才能不辜負陛下與娘娘對墨家的看重。”
“是極是極。”
“......”
墨家弟子講究務實之道,此刻激動過後便立即投入研究中,他們時而探討,時而嘗試,分工合作,井井有條。
有成功製作玻璃的經驗,凸透鏡與凹透鏡的研製並非難事,十日後,眾人齊心協力研製出了單目千里鏡。
儘管外形有些簡陋,但並不影響它的實用性,不過為了更好的試驗效果,學子們來到了宿舍樓的頂樓。
領頭者墨觀率先拿起千里鏡,一隻眼睛對準鏡筒,一隻眼睛緊閉,視線聚焦後,清晰地看到了百丈外的景象。
現在正是午憩之時,成群結隊的學子們朝宿舍走來,他們的五官、神態清晰可見,墨觀忍不住驚呼。
“纖毫畢現!纖毫畢現吶!不愧是千里之鏡!”
“竟如此神奇?快讓我一觀......”
“我等也要試試!”
聽到墨觀激動不已的高喊,所有人都推測得出此物定是功效非凡,頓時紛紛心癢難耐起來,想要親自體驗一下。
經過一番“友好交流後”,學子們井然有序地排隊體驗千里鏡,接下來頂樓上的驚呼聲連綿不絕。
而樓下被窺探的學子們總感覺如芒刺背,他們張望四周許久也沒察覺異樣,一時間面色僵硬、寒毛倒立。
青天白日的,應當不會有什麼鬼怪吧?
又過了幾日,墨家子弟在單目千里鏡的基礎上,研製出了立體感更強的雙目千里鏡。
當他們透過鏡片,清楚地看到石碑上“繼往聖之絕學”六個大字時,不知為何眼眶中莫名浮起一絲晶瑩。
第二日,章臺宮中。
“月凝,這難道便是千里鏡?”
嬴政開啟木盒,拿起所謂的千里鏡仔細端詳,看上去就像兩個竹筒鑲嵌了四塊玻璃,奇怪而簡陋。
望著男子面上的疑惑之色,楚月凝櫻唇彎了彎,一雙晶亮的星眸中閃爍著狡黠。
“阿政可是不信?”
“我們一試,便知其中妙處。”
話音剛落,她便迫不及待地牽起男子的大手,帶他來到章臺宮外的一處高臺上。
千里鏡的使用方式十分簡單,嬴政很快便掌握,隨後他將雙目對上鏡筒,視線聚焦,望向遠方。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