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為她選了不錯的話本,又在書房中替她安排了一張椅子,若是施允及其他同窗不來探討文章,她便在書房一角讀話本,也不打擾柳賀。
一轉眼,時間便到了隆慶四年的年末。
這一年間應天又舉行了一科鄉試,因孫鋌求開恩科的奏請,南北兩京各增解額十五名,不過這些解額大多增加到了兩監監生的頭上,南監錄額史無前例地達到了四十人,不過即便如此,解額的增多對於各府州縣生員們也有益處,多增一員就多一分錄取的希望。
到了年底,柳賀便與施允商量何時上京,兩人原打算年前就去的,算了一下時間,過了年再出發似乎也不遲,應天與順天相距兩千多里,走陸路慢一些,走大運河的話速度倒是能快上不少。
“年後再去。”施允一口定了下來,“船行得再慢也能到了。”
議定了出發的時間,柳賀在家中過了一個安穩的新年,之後便向孫夫子、丁顯丁琅兩位先生分別辭行,先生們都鼓勵他好好備考,但也都提前安慰他會試不易,讓柳賀不要有心理負擔去考。
柳賀只能失笑,他
並不覺得自己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他的學問已到這裡了,百尺竿頭只差一步,若有爭的希望,他自然是要去爭一爭的。
新年剛過,紀娘子與楊堯便為柳賀打點好行裝,送他出行,柳賀先與紀娘子告了別,之後又和妻子說了好一番話,兩人是成婚以來第一次分開那麼久,彼此間都有些不捨,柳賀承諾:“若是考中了,我便將喜訊告知你和娘。”
“相公平安最重要。”楊堯目光盯著柳賀,“出門在外,要將自己照顧好了。”
“我知道的。”柳賀笑道,“等我中個進士,讓娘子高興高興。”
“好。”楊堯也露出笑意,“我等你。”
之後柳賀施允二人便自西津渡口乘船,向北行駛,鎮江府同樣是京杭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地段,兩宋時期,運河鎮江段轉運了全國七成的漕糧,商稅居全國第八,鎮江府可謂名副其實的大城市。
坐在船艙裡,柳賀和施允就沒有在家時那麼講究了,要麼坐在床上讀書,要麼席地而坐,天晴時便會坐在甲板上欣賞大運河周邊的風景,京杭大運河連線了海河、淮河、黃河、長江及一系列湖泊,過了鎮江之後便到了揚州,路過高郵時柳賀買了些鹹鴨蛋,又買了兩斤鴨子和施允分著吃,坐船唯獨伙食差了些,買點鹹鴨蛋調調味,鴨蛋禁得住久放,到了考場上也能吃。
現在還未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商船上的客人有如兩人這般赴考計程車子,也有走南闖北的商人,船上客人上上下下,柳賀時常聽商人們談某地某物的價格波動,他對這些一貫感興趣,便不覺得旅途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