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范增。
范增是項梁的至交好友,也是項梁的謀主。范增的才華不在張良之下,如果說張良的計謀是險中帶奇,那范增是穩中帶奇。也許是項梁知道自己死後,項羽的脾氣很難聽從范增的計謀,所以在臨死之時坑了張良一手,將張良拉入了自家陣營。
自從項梁死後,張良加入項氏。范增幾乎處於一個半隱退的狀態。雖然不在為項羽出謀劃策,可平日裡項羽對范增也很是恭敬,尊稱其一句:“亞父”。
“你當真要為張良報仇。”大堂中沉寂了一會,范增開口問道。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項羽斬釘截鐵的說道。
“那你也知,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范增繼續問道。
“不惜一切。”項羽的態度依舊堅決如鐵。
這便是項羽,他認為是對的,便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做。若是三思之後在為之的話,那他也就不是項羽了。
范增知道,項羽決定的事情自己勸不住,在張良死後,項氏集團中在也沒有人能勸住項羽。既然如此,他只能儘量的為項羽止損。
范增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既然如此,乾脆放棄下相。嬴政的兒子女兒都在豐縣,放棄下相的直撲豐縣,只有如此放能有一絲生機。榮祿候和劉邦生死不論,贏月和扶蘇一定要抓活的,只有這樣咱們才有談判的資本。”
范增說完,轉身便朝屋外走去。他不知道項羽會不會聽從自己的意見,他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
“哎,盡人事聽天命吧。”范增談了口氣,如此想到。
前世的項羽似乎便是輸在了不停范增之言上,若是聽了范增之言早日殺了劉邦,又怎麼會落得個自刎烏江的結局。說起來,前世的項氏集團便是興於項梁,項梁為項羽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可項梁死後短短几年,諾大的項氏便敗在了項羽的驕傲和自大上。
“大王,咱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東這幾縣,可都是富饒的大縣怎麼能說丟就丟。”
范增剛走,龍且這莽夫便嚷嚷起來。
“就是,哪裡有為了打別人將自己家丟了的道理。這不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六嗎?”英布也不贊同范增的說法。
“季布,你怎麼看。”項羽問像季布,他一直是個穩妥的人。
季布沉吟了半響,說道:“我也覺得不能丟了下相,這是我們的根基。若是沒能攻下豐縣,咱們可就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看著麾下的大將各個都不贊同丟掉下相,一時間項羽也有些遲疑。
“大王,錦囊。”項莊開口提醒道。
項莊這一提醒,項羽才想起張良臨走之時留下了一隻錦囊。當時他對項羽所言,若遇難以決斷之事時遵循錦囊妙計便可。
項羽從懷中取出一隻錦囊,緩緩開啟,只見其中有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行小字。
“亞父之言即為吾之言。”
張良臨走之前先去拜訪了范增,然後又為項羽留下了這隻錦囊。這興許就是心血來潮吧,將死之人似乎都有所感應。
正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捨不得老婆抓不到流氓。看到張良留下的錦囊之後,項羽終究還是下定了注意。
“依亞父之計行事。”
“我率龍且,英布為前軍先走。你二人帶領大軍在後運送糧草,記住一粒糧食也不能給秦軍留。”
項羽下定了決心,斬釘截鐵的說道。
而此時,城外的韓信還不知面前的敵人馬上要走。自從接到了張良以死的訊息之後,韓信也從進攻的姿態轉變成了防守。根據他的推測,項羽得知了張良的死訊後一定會對自己進行報復。而韓信的兵力又遠遠少於正面的項羽,若是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