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1 / 4)

一、七律詩《周易智慧之光:諸葛亮舌戰群儒與魯肅力排眾議》:

(一)《舌戰群儒與力排眾議》

群儒舌戰展鋒芒,周易智慧綻光芒。

諸葛巧言破眾議,魯肅力挺護家邦。

言辭犀利智謀顯,意氣激昂道義彰。

世事紛紜心篤定,風雲變幻自翱翔。

(二)詮釋:

首聯:“群儒舌戰展鋒芒,周易智慧綻光芒”,描述了諸葛亮在舌戰群儒時展現出的銳利言辭,同時也點明瞭周易智慧在其中閃耀。

頷聯:“諸葛巧言破眾議,魯肅力挺護家邦”,具體講述了諸葛亮憑藉巧妙的言辭打破了群儒的質疑,而魯肅則極力排除眾議,維護國家利益。

頸聯:“言辭犀利智謀顯,意氣激昂道義彰”,進一步強調了諸葛亮言辭的犀利和智謀的顯現,以及魯肅意氣激昂中所體現的道義。

尾聯:“世事紛紜心篤定,風雲變幻自翱翔”,指出在世事紛繁複雜的情況下,他們內心堅定,在風雲變幻中自如翱翔,展現出了非凡的氣度和智慧。

(三)《三國演義》第 43 回名為“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以下是其梗概、主要人物、經典詩句和典故:

1. 梗概:

魯肅和諸葛亮辭別劉備、劉琦後,乘船前往柴桑郡。魯肅提醒諸葛亮在見孫權時不要如實說曹操兵多將廣。船到岸後,魯肅先去見孫權,此時孫權正與文武官員在堂上商議曹操送來的檄文。檄文中曹操說自己奉天子之命征伐,如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想與孫權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

孫權對曹操的提議猶豫不決,張昭等謀士大多主張投降曹操,認為曹操勢大不可抵擋,且長江天險已與曹操共有,投降可保東吳民安、江南六郡太平。孫權低頭不語,隨後起身更衣,魯肅跟在其後,魯肅勸孫權不可降曹,指出眾人降曹仍可做官,而孫權降曹則地位不保。孫權表示曹操新得袁紹和荊州之兵,勢力強大難以抵禦。魯肅告知孫權,自己從江夏帶回了諸葛亮,可問其虛實。

次日,魯肅引諸葛亮去見孫權。在此之前,諸葛亮先與東吳的二十餘名文武官員相見,張昭首先發難,質疑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在輔佐劉備後毫無作為,劉備還丟了荊襄,如今敗走夏口,無容身之地。諸葛亮反駁說劉備此前兵微將寡,暫借新野容身,博望燒屯、白河用水已讓夏侯惇、曹仁等心驚膽裂,且劉琮投降曹操是劉備始料未及,當陽之敗是因劉備不忍拋棄數十萬赴義之民,這都是大仁大義之舉。之後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等人輪番向諸葛亮發難,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眾人見諸葛亮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此時黃蓋出來指責眾人以唇舌相難諸葛亮,而非商議退敵之策。隨後黃蓋與魯肅引諸葛亮入見孫權,孫權降階相迎,對諸葛亮以禮相待。諸葛亮暗思孫權相貌非凡,只可激不可說,等孫權問起曹操軍情時,諸葛亮誇大曹操兵力,說曹操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戰將足智多謀、能征慣戰者何止一二千人,且曹操有吞併江東之意。魯肅在旁聞言失色,而諸葛亮裝作不見。

2. 主要人物:

諸葛亮:劉備的軍師,智慧超群、口才出眾,在這一回中孤身前往東吳,面對東吳眾多謀士的質疑和刁難,憑藉出色的辯論才能一一反駁,展現出其堅定的立場和卓越的智慧,為孫劉聯盟的促成奠定了基礎。

魯肅:東吳的重要謀士,主張聯劉抗曹,他力排眾議,堅定地支援與劉備聯合對抗曹操,並且在諸葛亮與東吳眾人的交鋒中起到了一定的協調作用,還多次提醒諸葛亮注意言辭,對孫劉聯盟的促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孫權:東吳之主,在曹操大兵壓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